自1986年南京都市圈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区域已经形成一个以南京为核心,包括安徽滁州、芜湖、马鞍山以及江苏镇江、扬州、淮安8座城市的都市圈经济体,主要目标是通过都市圈内各城市与南京进行全方位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联动。
然而近年来,南京与周边城市的差距不降反升。同时,由于苏南经济受上海影响更大,而苏北又距离南京太远,南京的吸引力也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2009年11月,安徽省住建厅对《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进行公示,意味着合肥经济圈正式成立。2013年12月,原本为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的滁州宣布加入合肥经济圈,让南京、合肥两大城市圈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自南京经济圈确立后,数十年间,包括滁州、宣城、马鞍山、芜湖在内的四个安徽城市陆续加入南京都市圈,这对于安徽省会合肥来说,或为一种难以名状的尴尬。
上述四个城市在安徽省内排名靠前,战略地位及资源优势不言而喻,资源外流使得合肥面临逐步被边缘化的可能。
作为应对,2009年11月,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经济圈成立,并迅速囊括淮南、六安、桐城。2013年12月25日,滁州市宣布回归,加入合肥经济圈,此举意味着未来南京、合肥两个城市圈之间将实现无缝对接,也将意味着“双圈”竞争加剧。
有业内人士认为,安徽之所以这么着急成立合肥经济圈,某种意义上拉开了与南京都市圈之间的圈地之战,背后是两个城市圈之间的资源争夺。
皖东南对接南京/
作为南京都市圈的“带头大哥”,南京在基础设施、产业转移、民生等领域与周边城市的自发合作一直颇有成效。一个最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南京的机场、高铁车站一直辐射皖东南地区,滁州、马鞍山等安徽城市更是主动提出作南京的“后花园”、与南京“同城热恋”。
事实上,安徽这几座城市融入南京,也符合其坚持的东向发展战略,并促进了安徽对接长三角的意图。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城市加入南京都市圈之后,无论是产业,还是交通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不过,随着合作愈加密切,不少安徽的业内人士开始担心,这些城市的优势资源会逐步流出。“其实安徽并不希望包括滁州在内的几个城市加入南京都市圈,因为这些城市的优势资源流出,最终会导致合肥面临被边缘的可能。”国内区域经济方面的专家宋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他进一步分析道,“本质上来看,这种资源是相互的,南京从这些城市获得资源,反过来这些城市也从南京获得技术、人才等,但是在产业对接方面,这几个城市更多的是承接南京的产业转移,而南京是从这些城市获得产业的优势资源,实质就是资源外流到南京。”
滁州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副主任范德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都市圈与南京之间肯定是优势互补,资源同样也是互补,作为主导城市的南京在资源流进方面会比圈内其他城市多一些,这也是都市圈发展普遍的规则,但是总体来说,加入南京都市圈,肯定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合肥意在资源回流/
为了应对资源的外流,2009年11月15日,安徽省住建厅对《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进行公示,意味着合肥经济圈正式成立,包括合肥、巢湖、淮南、六安、桐城。
随后,2011年8月22日,安徽宣布对地级市巢湖进行分拆,相应调整了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将其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辖4区1市4县,马鞍市辖3区3县,芜湖市辖4区4县。
事实上,近几年来,安徽一直在调整发展战略,例如出台规划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合肥、芜湖等核心城市集中,以及包括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申报并获批,江北集中区、江南集中区的建设规划,试图形成以皖江城市带建设为轴心,合肥、芜湖为两个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使安徽成为加速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助推器。
合肥不仅是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同时也是合肥经济圈的领头羊,但受到城市空间的限制,其发展也受到制约。巢湖市的庐江县、居巢区划归合肥后,合肥一下变大了,其中面积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人口突破800万,土地和人口的规模都超过了南京。
“对巢湖的拆分,是安徽意在壮大合肥经济圈的一个表现,因为拆分巢湖增加了合肥的产业和城市发展规模,这背后也是应对南京都市圈的竞争。”宋坚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道。
区划调整后,作为内湖的巢湖带来的航运以及原有的铁路、航空,使得合肥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巢湖的撤销,最有利的就是合肥,在增加合肥发展空间的同时,无论是皖江城市带还是合肥都市圈都将因此得到更快发展的机会。”南京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张建教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同时,合肥经济圈做大后,它的辐射能力增强,周边资源会向其积聚。“合肥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吸引周边资源的聚集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当初建立合肥经济圈的初衷,让那些外流的资源回流。”宋坚表示。
其实,业内人士看来,当初巢湖三分之后,扩大了合肥的实力,这一度让南京措手不及,也让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竞争开始加剧,因为这一方面可助推合肥经济圈的扩张与繁荣,另一方面也将引发南京都市圈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南京加快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打的服务型城市转变。
“双圈”竞争加剧/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有关人士分析认为,面对合肥经济圈的扩张,南京都市圈的辐射能力将受到考验。合肥的人力、土地、商务成本都低于南京,因此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不过,对于两个城市圈之间的竞争,范德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趋势,有竞争才有发展和合作,“从政府角度来看,就是必须通过竞争才能产生合作,特别是产业界,无论是同质化,还是互补,实际上是形成了区域的一个产业链。”
此外,范德胜还表示,“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自然是发展的重点,所以合肥经济圈也是安徽省的一个重大战略,会吸引安徽省的优势资源。安徽现在就是皖南、皖北、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几大战略,每个战略都有各自的发展目标,其中合肥起到牵头作用,所以‘双圈’在竞争中各有优势,合肥经济圈被南京都市圈边缘化的可能性极小。”
同时,宋坚向记者表示,随着合肥经济圈的不断发展,未来成为都市圈也只是时间问题,“合肥经济圈已经吸纳了滁州,其产业规模和框架进一步扩大,并且经济圈也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这都将进一步促进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和壮大,未来不排除在滁州之后,马鞍山以及芜湖等其他城市融入合肥经济圈,到那时南京和合肥两个城市圈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跨省都市圈下的南京:发展资源匮乏欲与圈内城市优势互补
近年来,南京的主政者们一直心存焦虑:南京在城市规划和产业战略方面的频频调整后,与周边城市的差距不降反升。
以工业总产值为例,2004年,南京与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的差距分别为9472亿元、4095亿元、1345亿元、1167亿元、477亿元;到了2007年,这个差距已经分别扩大到15777亿元、9984亿元、3159亿元、2243亿元、1615亿元;而2013年,差距依然在扩大。
作为省会城市,南京的吸引力在下降。一方面,苏南经济受上海影响很深;另一方面,苏北距离南京太远。
南京要想摆脱尴尬局面,只有建立起南京都市圈,吸引圈内各城市的资源,实现联动发展。
2013年岁末,第七届南京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在安徽芜湖举行,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个都市圈城市市长围绕 “加强项目对接、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主题,深入研究交换意见。会议还成立了南京都市圈综合协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城乡规划和跨界地区协调等五大专业委员会。
“因为距离的问题,南京对长三角城市的吸引力不强,很难从长三角获取优势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就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周边城市,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这是南京积极建立都市圈的初衷。当然,这种资源获取是互补的,其他都市圈城市也会从南京获取资源。”南京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张建教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对此,滁州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副主任范德胜向记者指出,“这种资源相互之间的流通,会产生协同效应,都市圈有利于南京的发展,同样有利于各个都市圈城市的发展。”
2020年都市圈目标GDP4.9万亿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跨省的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已经形成一核、一带、一区、两片的总体规划布局。一核,是以南京为都市圈发展核心,一带指沿江综合发展带,连接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等沿江中心城市,一区是宁镇扬同城化先行区,两片则是江南产业转型提升片、江南产业转移承接片。其中,江北承接转移与转型融合片包括扬州市南部以及南京、芜湖、马鞍山三市的江北地区。
南京都市圈有着明确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其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GDP总量达到2.7万亿元。到2020年,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实现人均GDP13万元,GDP总量达到4.9万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900亿元。
同时,南京都市圈还要形成产业互补,依托都市圈内各市已有产业基础及优势,形成功能互补的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工与合作格局。
对此,芜湖发改委副主任席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芜湖目前主导产业为汽车,很多配套商就在南京,芜湖和南京肯定可以优势互补,芜湖的一些优势产业也会给南京进行配套。此外,两者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这也是芜湖当初加入南京都市圈的初衷。”
马鞍山市发改委副主任何先文在谈到与南京的产业互补时说,马鞍山与南京距离较近,产业互补性非常强,“马鞍山利用博望区紧邻南京空港新城的优势,发展与空港新城汽车零部件加工、航空制造业配套的航空物流、包装加工以及机械模具等互补性产业,同时还加强慈湖高新区与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的错位发展。”
南京拟打造区域中心
有业内专家表示,南京都市圈的背后是南京发展资源的匮乏,南京要加速发展,加快国际化,必须融入长三角,对接上海。但是南京相对其他长三角城市,更加远离上海,经济活跃程度、经济开放程度、经济国际化都受到影响。
2012年,南京GDP为7201.57亿元,无锡为7568亿元,苏州更高,超过万亿元,与周边城市相比,南京经济不强。
在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评审稿中,明确写道,作为核心城市的南京对外辐射尤其是资本扩张能力不强,发展面临机遇,也面临着资源紧张的挑战。
2013年8月,南京都市圈规划已经上报给国务院。对此,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对记者表示,“如今国内的都市圈规划都希望在国家层面得到重视,跨省区是一个好办法,一旦南京都市圈规划得到批准,南京将迎来更多的发展资源。”
在张教授看来,促成该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更大动力在于,南京有着谋求区域地位及话语权的心思,他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长三角区域一直以来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发展,而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的省会城市,南京总体发展跟它的地位不太相称。因此,南京希望打造成一个区域中心,将周边地区吸纳进来,形成紧密的联系体,进一步提升南京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目前这个战略意图已日渐清晰,“任何一个跨区域的区域规划,主导性的城市一定是希望把其他城市的资源吸收过去,周边城市则希望把主导性城市的优势资源分享出来。”
参与过南京都市圈规划编制的南京社科院研究员周蜀秦认为,包括江苏省内的宁镇扬同城化,也是这样的逻辑,南京谋求城市地位提升,其背后是资源的汲取和空间的扩展。
周边经济带竞争激烈
在南京主政者们看来,南京都市圈与国内其他都市圈不同:跨越苏皖两省、融合长三角与皖江城市带、连接东中部两大经济发展区域。因此,建设和发展南京都市圈,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典型实践,对促进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联动协调发展具有先行示范和引导性作用。
此外,国务院出台的长三角规划,正式提出南京都市圈范畴,意味着其是长三角城市群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群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
对于安徽四市融入南京都市圈,安徽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崛起可分两步走:先融入以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西部地区,再融入以上海为核心的整个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10个城市率先融入长三角区域,再带动安徽南北7个城市全部融入长三角。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南京都市圈能够获得“区域统筹”先行示范改革的试点,那么将是苏皖两省跨区域合作的典型实施平台。
不过事实并非那么美好,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已经获得国家层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是目前马鞍山、芜湖和滁州几个城市最为看重的,“毕竟皖江城市带已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有很大的政策优势,虽然这些城市也是南京都市圈一员,但更注重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这也是南京面临的问题。”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范德胜也认为,目前皖江城市带对滁州的经济发展推动很大,“首先把滁州在区域上地位提高了,纳入了国家规划,并对投资商形成了良好的导向,有利于招商引资。自从皖江城市带获批,大量企业慕名来滁州投资。在政策方面,滁州抓住了机遇,一是苏滁现代产业园,这是皖江城市带影响力下的产物。二是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区,平台规划大了,一些新的载体出现了,这些都是皖江城市带的结果。”
此外,南京都市圈面临着区域协调难的问题,“南京都市圈是跨省的都市圈,必须跨越江苏至安徽,也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打破两省的一个瓶颈,形成同一个政策影响,否则区域协调很难操作。”范德胜对记者说。
在前述南京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上,交通是主题,如何解决交通的对接成为难题。席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因为合肥机场搬迁了,离芜湖太远,我们距离南京机场很近,但是这段路的安徽段已经完成,而江苏段还没有修好,如果路通了,我们距离南京机场就越来越近,大约需要45分钟,这肯定利于我们的发展。”
范德胜也对记者表示,目前滁州与南京之间交通对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样有条路,滁州段已经修好,但是南京段进展不大,这是目前都市圈发展需要完善的问题,也是区域协调的难题。”
《《《
滁州“左右逢源”之道:打破资源要素瓶颈借助“双圈”发展
每经记者 查道坤 发自 南京、滁州
2013年12月25日,作为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的滁州,宣布加入合肥经济圈。由此,滁州成为“双圈”城市。
有区域经济专家指出,滁州加入合肥经济圈,其实是南京和合肥两个城市圈争夺的结果。加入合肥经济圈之后,滁州将“左右逢源”,可同时借助“双圈”的优势资源,加速经济发展。
实现“双圈”无缝对接
继加入南京都市圈之后,12月25日,滁州宣布整体加入合肥经济圈。由此,滁州成为国内仅有的同时进入两大城市圈的城市。
数据显示,滁州加入后的合肥经济圈范围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总面积4.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4.8万人;2012年度地区生产总值7085亿元,财政总收入1142.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0.5%和37.8%。
合肥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滁州市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与合肥经济圈各市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滁州整体加入,合肥经济圈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腹地,有利于合肥经济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联动”。
滁州市长张祥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滁州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过去滁州更加主动东向发展,所以积极地投入南京怀抱。“后来我们发现,合肥是我省的核心和龙头城市,加入合肥经济圈我们就能左右逢源,共享两头的资源。”
“因为刚刚加入合肥经济圈,在产业合作方面有一个过程。不过,这两年的合肥发展迅速,未来对滁州的辐射和带动会非常强。”滁州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市发改委内设机构)专职副主任范德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滁州与合肥经济圈各市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在家电、汽车、食品及现代农业等优势领域均可以与圈内城市加强协作。”
在外界看来,滁州未来的发展,如何界定两个城市圈是关键。对此,范德胜表示,滁州对两个“圈”都很重视,“我们对南京提的是同城化,这是距离和空间的因素,以及多年合作的结果;和合肥之间是快捷化。两者有一点区别,工作的重点不太一样,但两者之间没有冲突,因为合肥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之间也会合作。”
“滁州现在的定位就是(处于)合宁之间的新型城市。我们已经加入南京都市圈多年,工作机制建立得比较早;合肥经济圈刚刚加入,目前还是规划阶段。”范德胜补充道。
承接南京产业转移
滁州与南京可谓一江之隔,地相连、人相亲、习相近,两地的交流合作由来已久。
早在2000年南京市提出构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的框架之后,滁州就积极响应,主动请求加入。随后在2004年5月17日,《南京·滁州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拉开了两地工业、农业、商贸、交通、水利、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实质性合作。
在2013年12月20日举行的第七届南京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上,南京与滁州签订了《2014年度宁滁一体化合作项目协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交通,我们与南京签订了城市轨道交通等协议。此外,还成立了跨界委员会,与乌义、汊河等新区都有一些区域性合作,不过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范德胜表示。
范德胜用从朋友到兄弟的关系转变,来比喻加入南京都市圈前后的滁州。他指出,加入南京都市圈之后,“(与南京)之间的合作更加便捷,资源流通更加方便,这种资源合作也是相互的,是互赢的。”
滁州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滁州目前主要是承接南京的产业转移,南京有大量的加工企业开始向滁州转移,如作为南京航母企业的红太阳集团,在汊河新区投资13亿元兴建装饰城;从南京转移过来的汊河新区3平方公里的宁北汽车配件工业园已开工建设,计划3年内招商引资50亿元,形成50亿元的年生产能力,5年内达到50亿元的年销售量。
“加入南京都市圈之后,可以打破区域之间一些要素、资源的瓶颈。”范德胜说。
在产业合作方面,范德胜指出,滁州和南京产业互补性非常强,南京的商贸分支机构已经进入滁州,比如1912和苏果超市等。滁州的大部分农副产品都进入了南京市场,据统计,目前南京市场上有1/4的农副产品来自滁州。南京也在滁州建立农副产品供应保障基地,目前在来安县挂牌了3000亩土地进行合作。
“政府是给两个城市的产业合作搭建桥梁,具体的产业合作,由具体公司自己操作。政府主要做的就是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对接,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瓶颈,为产业对接提供更大的保障。”范德胜指出。
同质化和差异化共存
众所周知,实现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要以差异化为基础: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需要存在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或资源互补性特征,要尽力避免同质化现象,差异化越大,互补性越强,同城化效果就越明显。
“滁州和南京基本上是互补的,滁州承接产业转移,南京是产业转移城市;滁州是农副产品的生产地,南京是消费地;南京是高技术人才的生产地,滁州是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城市。”范德胜表示。
范德胜进一步指出,互补性固然可以加速产业合作,但相似性也会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比如滁州生产家电,芜湖、合肥也生产家电,那么我们每年都会举办一个家电博览会,这就是同质化的结果,可促进产业做大。如果没有家电‘金三角’的同质化,仅仅依靠合肥的家电,家电博览会就做不起来。”
不过在南京财经大学张建教授看来,与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差异化发展无疑更重要,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同质化发展是容易形成产业聚群,但是也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差异化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互补,要比同质化带来的机遇更多。”
促进安徽东向发展
2005年安徽省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而作为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的地位无疑十分重要。
在范德胜看来,就东向发展战略而言,南京都市圈对滁州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这一平台有利于滁州吸引资本进入。
“滁州作为纽带,可加速安徽东向发展战略。”范德胜指出,滁州首先通过东向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再进一步与合肥合作,从而推进省内其他城市与长三角的合作。
安徽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滁州加入合肥经济圈后,合肥经济圈将借助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滁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宁合作产业园等战略平台,进一步推动与南京都市圈的交流合作,进而在更大范围内参与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
据了解,南京都市圈规划在2013年8月已经上报国务院。
范德胜对南京都市圈未来的构想,首先是交通方面,希望可以开展城际轨道的建设部;其次是产业合作,希望能够打破两省份的限制,形成同一个政策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