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化解过剩产能失业人员 拟纳就业扶持体系

2014年01月21日 10:47   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省提出,通过5年努力,初步建立起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这意味着,创新政府管理、营造公平环境、完善市场机制等将加紧破题,避免产能“越减越多”的怪相循环上演。

  淡化GDP考核,政府不说“该怎么办”

  过去,考核政绩主要看GDP,一些地方降低各种标准,借钱甚至贴钱招商引资,加重了产能过剩。事实上,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上什么产品、投多少钱,应拥有决定权。盐城市经信委副主任颜开建说,在政府过度干涉下,一些企业新建项目不是偏重于市场供需,而是观望政策蛋糕、想方设法钻空子。

  以前,受唯GDP的政绩观驱使,政府总说“该怎么办”,实行的是“正面清单”管理;现在,该是转向说“不要办什么”、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的时候了。对于政府作为,企业欢迎的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新品、提高产业集聚度完善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良好发展环境。苏州晶方半导体公司近5年4次拿到省市政府的科技项目资金,还得到政府资助在美国等地申请专利,董事长王蔚强调,政府支持更多体现一种导向。

  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认为,破解体制性因素导致的产能过剩,唯一出路就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必须在经济管理理念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在改变唯GDP考核机制的同时,我省已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政策“一碗水端平”,根治“优不胜劣不汰”

  寻求解困之策的企业家们期盼什么?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南京钢铁集团董事长杨思明表示,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了落后生产力。昆山龙腾光电董事长陶园认为,产能过剩能否得到化解,关键是给企业一个充分市场化的环境。

  地方保护、市场壁垒、低价竞争、不能优胜劣汰等,都是不公平竞争的表现。企业家们建议,地方政府除了要有大局意识,革除面子和利益纠葛,遵循市场规律,还要有操作性更强的政策导向,让优秀企业得到扶持,同时发挥行业协会业内沟通和规划发展的作用,避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

  “一些地方保护小钢厂,收税很少或任其偷漏税,让落后产能得以生存。”杨思明说,政府要“一碗水端平”,支持企业按市场规律转型,减少不利于市场调节的行政干预。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说,“劣不汰”必然导致“优不胜”,保护落后生产力,就是打击先进产能。

  “市场先生”出马,让落后产能难立足

  在政府管好“闲不住的手”的同时,我省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的作用,让“市场先生”的优胜劣汰竞争法则决定现有产能的去留。

  “只有在市场压力下感到生产难以为继了,企业才能将压减过剩产能落到实处。”省经信委产业政策处处长缪鸣说,政府只需在能耗、水耗、环保、安全等方面定好市场准入标准,辅之以差别资源价格等导向政策。

  化解过剩产能,还要经受住现实执行的诸多挑战。比如,对濒临破产企业救还是不救,常让地方政府陷入两难。无锡市经信委反映,市里曾召开座谈会征求光伏企业解困意见,多数企业代表认为不要施救,政府部门则担心此举会影响社会稳定。对此,苏州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指出,对破产企业,政府不应打“强心针”,而应施以“安乐死”,通过建立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化解矛盾。

  能否“善后”,是化解产能过剩战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省提出,对相关企业资产处置、人员安置,安排必要的财政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将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吉强)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