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鸟村:全村守护折翼天鹅14天
全省今年将增建10个保护站点,发现捕杀、贩卖和食用候鸟请举报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王为薇 梁筱石

1月25日,位于南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万子湖乡明朗山,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在此设立了不少禁止捕杀候鸟的警示牌。

1月19日下午,岳阳县的东洞庭湖,一大群水鸟在水面滑翔。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童迪 摄
1月25日清晨,记者从沅江市出发,沿湖一路赶往离市区近70公里的万子湖乡明朗山村。
明朗山,这个在洞庭湖上与君山齐名的岛屿,在村支书易丙丁几十年坚持护鸟的带领下,全村103户人家不再捕鸟,大家一起义务护鸟。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王为薇 梁筱石
“飞到我这里的鸟,我就要保护”
易丙丁说,他20来岁就开始关注候鸟和保护候鸟,在他的记忆里,上个世纪90年代是捕杀候鸟的高峰期,“不管是土生土长的麻雀、八哥、猫头鹰、鹌鹑,还是外来的天鹅,都是捕杀者的目标。”
最让易丙丁心痛的还是亲眼看到天鹅的死亡。“十几年前的一天,我记得是腊月廿九,听到湖里枪响,摆渡到湖心沙洲一看,四只天鹅死在那,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跟这些打鸟的较较劲。”
其实,除了天鹅和本地留鸟,易丙丁对于其他候鸟并不太认识,但是,他有一个原则,“只要飞到我这里的鸟,我就要保护,就不允许任何人打。”
除了村里一些没有保护常识的村民,更多的打鸟者来自外乡甚至外省,“每个月都要来个三四十人,我就用土办法,一到雾天或者月光明亮的夜晚,就驾船到湖心去巡查,把他们吓跑。”
全村103户人家义务护鸟
在易丙丁的带领下,近两年来明朗山村103户人家全部做到不再捕鸟,而且很多人家都出了义务护鸟员,搭建瞭望台,设立流动哨,购置消息锣,在冬季候鸟越冬期义务保护天鹅。
于是,易丙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护鸟宣传和观测上。2012年冬天,易丙丁用朋友送的望远镜观测到104只天鹅,“足足在这儿呆了45天。不知为何,2013年入冬后,前来明朗山的20只天鹅在此呆了2天就匆匆走了。”
2012年11月15日,是易丙丁永生难忘的日子。当天,一只左翼折断的天鹅瘫落沙洲,村民们24小时轮流守护,以防捕鸟者偷杀,“14天的守护,天鹅终得康复,它飞走的时候叫了几声,我记得是凌晨4点。”
通往明朗山的渡口和村口都立有一块保护鸟类、水禽的警示牌,易丙丁说:“哪天牌子不在了,大伙还能时刻以护鸟为己任,证明我的宣传奏效了。”
然而,易丙丁也有他的苦恼,“虽然村里人不打鸟了,但那些曾被赶跑的打鸟人开始用药毒鸟的方式进行捕杀,这种方式很隐蔽,不易察觉。我只好以笔记的方式把可疑的毒杀方法和毒杀现场记录下来,告诉其他村民提高警惕。”
延伸
发现贩卖和食用候鸟请举报
2010年,省林业厅发布“关于禁止猎捕野生鸟类的通告”一改过去的“行政处罚”,变成“猎捕20只都将予以刑事立案”,该通告被认为是“前所未有的严厉”。
但在省环保社团联合会理事长何建军看来,这一通告和上百年的传统及巨大的经济利益相比,威力并不理想。何建军从事候鸟保护3个年头,最让他头疼的问题是人手不足。“我们的人手每年只够在一个区域重点开展护鸟活动。”
1月26日,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2013年的候鸟保护百日专项行动中,全省林业部门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54起,其中刑事案件仅6起,刑拘15人,移交起诉3人。
问及为何刑事立案的仅有6起,省林业厅保护处的魏营说,我省猎捕候鸟刑事立案数量不多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猎捕的数量达不到立案标准,只能行政处罚,无法刑事立案。二是无法及时固定证据导致无法立案,“也就是说抓不到现行。”
为了缓解执法困局,魏营说,2014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增建10个保护站点,使我省的候鸟保护站点达到20个。此外,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和巡护制度,加大对市场、餐馆、酒店的检查等措施也将随之配合进行。
魏营提醒,春节期间将安排专人查看各候鸟保护站日报情况,指导各地及时妥善处理异常情况。“群众若发现捕杀、贩卖和食用候鸟的情况,请拨打林业厅投诉电话0731-85533763进行举报。”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