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延续智慧 传承文化
关于藏戏的起源,据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在西藏,说到藏戏,就会让人联想到“觉木隆”。在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乃琼镇甲热村这个被称为“觉木隆”的村落,自古就因藏戏而闻名遐迩。村落附近的觉木隆寺,就是享誉几百年的蓝面具藏戏拉萨流派的缘起之地。
隆冬季节,记者走进位于堆龙德庆县觉木隆藏戏传习基地排练大厅,看见觉木隆藏戏队的成员们正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地排练着。今年23岁的旦巴央培,在觉木隆藏戏队学习藏戏表演已经4年了,他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会在这里排练,老师给我们教授藏戏的时候很有耐心,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藏戏的知识。此外,每年我们还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加一些演出,在藏戏表演的同时,还可以得到额外的经济收入,这对我的家庭来说很有帮助。”
旦巴央培口中所提到的老师,就是连续两年获得“全区藏戏大赛个人第一”的年轻藏戏艺术家洛桑扎西。学习了12年藏戏表演的洛桑扎西,说自己几乎就是和觉木隆藏戏队一同成长起来的,也亲眼见证了觉木隆藏戏队这些年发生的变化。
洛桑扎西说:“过去,我们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一年四季不管风吹下雨,排练都不能间断。而现在,在西藏自治区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觉木隆藏戏队传习基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我们每天在这样一个宽敞明亮的场所排练,再也用不着担心淋雨、吹风、晒大太阳,真的非常开心,也很满足。”
觉木隆藏戏在西藏所有藏戏队和流派中,艺术方面发展最为完备丰富,在群众中也是威望最高、影响最大、流行传播最广。2002年,堆龙德庆县乃琼镇甲热村被自治区政府命名为“藏戏民间艺术之乡”。由于是藏戏之源,加之政府保护得当,如今的觉木隆藏戏队可以说是名扬四海,每年的演出机会甚多,据说每年平均演出能达到300多场。
堆龙德庆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剧副局长丹增说,觉木隆藏戏作为西藏宝贵的民间艺术,在2006年就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西藏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物资、管理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丹增说,在自治区、拉萨市财政及堆龙德庆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建立觉木隆藏戏队,并投入使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购买了道具运输车,添置了服装、道具、音响设备及相关硬件设备,而且每年还邀请区内专家给年轻的藏戏队演员们授课指导。如今,这批年轻人的业务素质越来越好、越来越专业化,对保护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西藏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6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3个。为使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近年来,自治区财政厅、文化厅出台了加大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并积极落实资金。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袁尔新说:“为使西藏民族手工艺得到有效保护、民族舞蹈得到继续传承、制作技艺得到开发利用,2013年起,西藏自治区设立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专门组织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会,对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项目进行评审。2013年,西藏自治区财政安排55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壁画绘制技艺保护、昌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墨竹工卡县‘卓舞’保护、《八大藏戏》光盘制作等项目经费共883.36万元。同时,落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资金2422万元。”
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藏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延续着西藏先民的智慧灵光,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西藏都具有重要意义。袁尔新说:“2014年,我们将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手工艺、制作技艺、民族舞蹈、诗歌传唱等非遗方面的保护力度,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