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核心区不再扩建 名镇保护行动分三步走

2013年12月11日 15:29   来源:每日新报   

  为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镇杨柳青镇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西青区制定了《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按照规划,杨柳青镇定位为“津西古驿水韵画风”,通过系列保护方案打造成为天津的民俗文化聚集区和西青区的旅游服务基地。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再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将杨柳青镇塑造为“古香古色、古姿古貌”的魅力名镇。

  一区、三轴、四十七点保护历史名镇

  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的规划定位为“津西古驿水韵画风”,通过对镇域的自然和民俗环境、不可移动文物等方面的保护规划,将杨柳青镇打造为天津的民俗文化聚集区和西青区的旅游服务基地。西青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范围总面积约109.9公顷。其中,北到尊美街后大道,西到药王庙前大街,南到南运河,东到青远路的范围是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的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为14.5公顷;保护范围内的其他用地是历史文化名镇的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95.4公顷。

  负责人介绍说,杨柳青镇的总体保护框架为“一区、三轴、四十七点”,系统地保护杨柳青镇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环境。一区: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范围。三轴:包括镇区北部,依托子牙河的生态景观轴线;镇区中部,依托南运河并贯穿镇区的历史文化轴线;纵贯镇区,依托柳口路的综合发展轴线。四十七点:镇域内四十七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其中,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西青区文物保护单位三处,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三处,历史建筑三十七处。

  塑造“古香古色、古姿古貌”名镇

  “在保护范围内当常规措施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发生矛盾时,应在满足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加以解决。”负责人说,对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将保持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在核心保护范围内,除了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再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活动,应当坚持渐进式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控制新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维护传统格局,延续历史风貌。

  在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范围内,在积极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建新如旧”等技术手段,将杨柳青镇塑造为“古香古色、古姿古貌”的魅力名镇。在核心保护范围内,根据现状评估,将所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分为四类: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建筑分类保护和整治的措施主要有保护、修缮、改善、改造、拆除、新建六类。

  名镇保护行动三步走

  到2015年在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范围内,对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建设性破坏得到遏制;核心保护范围的保护、改善和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改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中南运河应达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求;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抢救性保护。

  2016-2020年在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范围内,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和谐共处;完成主要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南运河沿岸地区的生机和活力得到延续、增进;核心保护范围得到有效保护,环境治理基本完成,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2021-2050年在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范围内,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得到最高程度的保护、恢复或维持。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工作在国内达到高水平,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记者郭强通讯员李峥)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