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京首家3D打印人像馆落户 打全身像17.5万

2014年03月03日 09:41   来源:扬子晚报   

顾客正在观看打印出的人像。刘浏 摄

  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蜡像,一尊要上百万元。普通人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立体人像,可以说是奢望。但是现在在南京,你可以轻松拥有自己的“蜡像”。南京首家3D打印人像馆“品啦造像馆”昨天正式落户虹悦城。和传统的3D打印机不一样的是,这里“打印”出来的,不光样子一样,连原本的色彩都能原封不动地“克隆”出来。

  3D打印正如火如荼,去年的电影《十二生肖》里也似乎在为3D打印做着普及推广:成龙戴着传感手套扫一遍兽首,远程3D打印机很快就打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赝品……究其原理,就是电脑把三维模型像切土豆一样,先“切”成一层一层薄片,每一片形状都换算成数据,打印头接受指令,一层一层打,一层一层加,“土豆片”积累到最后就还原成了整个土豆。但是普通的3D打印机,只能打印一种色彩,很多产品无法实现“私人订制”,这也成为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我们这里的3D打印,可以完全克隆一个‘迷你’的自己。”工作人员介绍。记者了解到,目前“打印”的尺寸最小可以达到指甲面大小,最大可以做到1:1的真人人像,而价格也根据“个头”大小,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最贵的是1:1全身像,价格为17.5万。(朱姝)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