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珠卓玛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古突。 杨喆 摄
驱鬼仪式是藏历新年前重要的环节,用以祈福来年的平安。 杨喆 摄
中新网拉萨3月3日电 (杨喆)3月2日是藏历的新年,在新年到来之前的两天里,根据藏民传统会进行吃古突、驱鬼、摆切玛等仪式,为此,记者走进拉萨藏民顿珠卓玛的家中,也见证了其一家人对新年的期盼。
天色渐晚,古城拉萨却并不沉睡,反而更加热闹起来,藏历新年的“古突”之夜就在此气氛中到来。2月28日,正是藏历的12月29日,根据藏民传统,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古突、驱鬼,共同除旧迎新。
家住拉萨扎细社区的顿珠卓玛一家在下午便早早准备好制作古突的原材料,客厅的桌上也摆满了风干肉、卡赛、糖果等食品。宽敞的客厅中,上到87岁的老母亲顿珠卓玛、下到外孙女刚生下的孩子,一同组成了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
藏历12月29日,古突是饭桌上的主角。“古”的意思为九,表明食品由九种原料熬制而成;“突”即突巴,藏语意为面疙瘩。古突里面包上九种不同的东西,代表着九种不同的寓意。
下午7时左右,女主人就同几个女儿一起来到厨房将早已准备好的面团搓得细细的,截成小面疙瘩,找上九个大一些的面疙瘩,在其中包裹羊毛、炭、盐等9种东西,再加上萝卜、葱、青稞等9种原料一同放入锅中,便只待古突出锅了。
“现在的古突都由白面做成,比起当年的青稞面是好了很多,那时候家里穷,即使是青稞面的古突也不是很容易能吃到的。”女主人巴桑仓决在厨房中说。
等待古突煮熟期间,一家人用糌粑团在身体上除额头以外的部位都擦拭了一遍,表示将身体里不好的东西都丢出去,一年里所有灾病都丢出去。用过的糌粑团便被放入事先准备的盆子里,留着一同丢掉。
古突煮好,一家人忙趁热端来,顿珠卓玛老人首先拿起一只碗,夹起碗中最大的面疙瘩,拨开发觉里面是羊毛,按照藏族的说法,这意味着心地良善。而男主人米玛吃到的古突里面包裹着辣椒,虽然也是内心柔软,却有着一张“刀子嘴”。顿珠卓玛笑着说,这种“测试”还是挺准确的。
鞭炮声响起,声音由疏到密,米玛告诉记者,驱鬼的时候到了。
立刻有人手执树枝绑成的火把,在院子里各个房间用火把扫过,大喊“出来,出来”,随后拿着火把,飞奔至远处空旷巷道,将火把扔下。很快再有人丢上一挂鞭炮,响声过后,一家人将火把丢在盆子里抬出,同准备好的盒子一同烧尽,这样就完成了驱鬼仪式,祈福来年的平安。仪式结束,一家人头也不回地向屋子方向走去,米玛告诉记者,按照藏族的习俗,回家的路上不能回头,否则会把刚送走的鬼又引回家。
转天,藏历12月30日,新年的前夜,顿珠卓玛家中也按照习俗将德噶、切玛摆在屋中。德噶是由各种形状的油炸面做成,垒成数层,供在藏柜中央,是为藏历新年重要的供品;而切玛则是在方形的“切玛盒”的一头装有拌好的酥油糌粑,另一头装满小麦,都垒成金字塔型,两头都插有青稞穗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
摆好德噶和切玛,一年也到了尾声,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着电视中的藏历新年晚会,在笑声中期待新年。
“我们四辈人一起,生活越来越幸福,因此每每新年将至,我们都会很盼望,期待更幸福的一年的到来。”顿珠卓玛说。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