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农忙季,村民们正忙着浇麦。
3月14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修改内容,被写入今年“两会”的政府报告。此时的农忙季,在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河南,一批新型农民正在积极改写千百年与土地打交道的方式:从锄头到全机械化,从初级农产品到标准化商品,从种地人到生意人。
具备“市场化思想、职业化态度”的河南准“职业农民”,正以实践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诠释得更清晰。同时,他们以其财富积累的效率,探索着比进城务工更体面的生存方式,催化社会对农民职业的重新认知。
2000亩+订单+深加工+飞机……
新型农民不一样的春耕
“本月底,合作社订购的飞机就要到位了。”3月14日,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下称菡香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指着面前几百亩绿油油的农田说,遥控飞碟式,除虫、防病都很方便,不但节约大量人工,而且作业标准会提高很多。
全机械化服务大米产业链,在国内都极少见,这也让菡香合作社名噪中原。而它在全国农业界还有更简洁的称谓“武陟米商”。
去年8月,深圳有源农产品有限公司主动找上门,与其签订了定制销售协议。短短四个月,就进了3万斤大米。照此出货量,菡香合作社既有的2000亩农田是“撑不够”的,因而今年需要解决种植面积扩张。眼下,周边两个县已得到消息,以千亩可流转土地向王福军发出邀约。
曾被乡亲视为“种田门外汉”的王福军,如今变成了将武陟县大米卖得最远、最多、最上档次的职业农民,这都源于他的“生意头脑”。
“我打小就不喜欢种地。”2006年,开塑料制品加工厂的王福军,被“拽”进大米种植合作社“凑份子”。王福军当初有顾虑,因为武陟大米不出名,卖不上价。此后的6年,王福军忙于破题:注册商标、探索种植环节全机械化、建立绿色种植生产模式、合作联社系统化服务、大米深加工基地等等。这种探索打下了硬底子。2011年初冬,河南持续阴雨,导致黄河流域大米减产40%,但很庆幸,合作社有自己的大米加工厂,兜住了底。2013年7月,中国农科院组织的一次全国优质大米评选中,武陟大米击败27个品种夺魁,更赢得了深圳有源这一大客户。
如今品牌有了、订单有了,“育种——种植——收割——加工”全链条建成了,王福军又在为武陟米产业化升级做着新的打算。如,开个米醋加工厂,让大米的下脚料也产生利用价值。
“生产型”、“服务型”、“技术经营型”是新农民三大成长方向
春分农忙季,广袤的河南农田里承载的不仅仅是王福军一个人的梦,更是一批河南新型农民探索体面生存方式的梦想。
在豫北,新乡县翟坡镇杨任旺村,“全国种粮标兵”王桂凤是典型的技术派。由她研究的“三种三收”种植系统化技术(春小麦、水稻、冬小麦),一年不仅多产一季粮,还比一般农户平均亩产增了30斤。虽说她的合作社成员多是留村妇女和老人,但今年照样耕种了6000亩农田。
在豫中,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的80后硕士农民王灵光,是德行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更是当地1.8万亩土地、3000户社员的“魅力领袖”。与一般合作社不同,王灵光在2012年组建了德行丰民种植专业公司,以此为平台吸引了32名大学生加入。通过输出第三方托管运营,公司在开封、信阳、洛阳等地承接了中药材、蔬菜、奶牛养殖等多个基地。
在豫东,太康县毛庄镇王隆集村的李海洋被几家种子公司找上门,商议在他经营的“酬勤家庭农场”设育种基地。虽说李海洋从城返乡才2年,但出手不俗,每亩小麦多打“百斤粮”。1120亩农田一年产生30万元效益,比出门打工要强。
类似的职业农民或准职业农民的创富故事,在中原大地上不胜枚举。这些新型农民身上究竟有何特点?用他们的话来做概括,就是“要搞懂市场,以市场化思维驾驭农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方式”。
比如,品质与食品安全的标准化,封丘县留光乡青堆村的王书勤种出的树莓,曾直供北京奥运会外国元首餐桌;植入现代营销理念,武陟县西陶镇张武村的赵作霖成为网络走红的“山药哥”,卖的不仅是山药,还有山药食用价值与体验式消费方式;售后服务管理,鄢陵县陈化店镇乔磊售出的花木不仅有质保期,还有售后跟踪服务。
记者注意到,在万花竞放的新农民大军中,“生产型”、“服务型”、“技术经营型”是三大成长方向,他们在努力探索着专业化成长的路径,洞开一片职业化发展的天地。
河南省农业厅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824万亩,占全省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0%;目前我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万个,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15538家,规模种植“大户”成为粮食增产的“中流砥柱”。
尽管,这些准职业农民在市场化探索上还有诸多困难,如保险机制与现实农业生产风险错位、第三方社会化服务严重不足等。但记者发现,河南准“职业农民”们的经营思路非常清晰,“农田只是车间,车间的大小≠销售收入”。无论是他们谨慎乐观的态度,还是以市场化手段求出路、化风险的能力,无不显现出新型农民的职业化品质。
“职业农民”入政府报告,让农业成为最有奔头产业
今年“两会”的政府报告,让王福军他们倍感兴趣的是,提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十八大报告,到今年的“两会”报告,农民听得最明白的就是让农业成为最有奔头的产业。
中国城镇化飞跃发展的20年,是一部河南由农民大省变身劳务输出大省的进程史。“在家种地三年不如进城打工一年”、“不好好上学将来只能‘修理地球’”,更是河南80后、90后一代被父母不断灌输的农民价值概念。尤其是近5年,诸如“空心村”、劳动力流失等问题,更在不断叩问第一农业大省的升级出路:谁在种地?谁能种好地?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一批新型农民正在用实践诠释一个概念:“种地穷,是因为做农民不够专业。”
王福军种大米,育种、施肥、收获实现全链条标准化,每亩节约综合种植成本70元;辅以生产全机械化,每亩稻田节约人力成本400元。仅此两项,合计单亩增收470元,接近一普通农户同期种植大米单亩净收入。此外,普通米农出售大米是以基础农产品推向市场,单斤售价1.5元/斤,而王福军附加给大米品牌后变身商品,起步售价2.6元/斤。
可见,这一批新型农民正在积极改写千百年来与土地打交道的方式:从锄头到全机械化,从初级农产品到标准化商品,从种地人到生意人。
事实上,中国新型农民或农场主的催化剂,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向农业社会持续倾斜的结果。从合作社到家庭农场,从土地制度改革到土地确权,都为生产资料再分配,激活先进农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正因如此,一部分未离开土地的农民,以及部分由城返乡农民,正在自觉调整与土地的关系,利用专业化知识、市场化思维,不断强化自己与土地的黏合度,构建新形式的“农民与土地关系”。
而这一不断壮大的潮流,正在使这片千古农耕的热土,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关数据
1.15万户
截至去年末,河南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约1.15万户。其中,信阳、驻马店、周口三市种粮大户,占全省比例20%。
500公斤
河南种粮大户准“职业农民”,平均亩产粮食500公斤。其中,小麦462公斤/亩、玉米521公斤/亩、水稻571公斤/亩。较全省平均亩产小麦高60多公斤,玉米、水稻均高了100公斤。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