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民国建筑要拆? 文物部门:修缮未按规定审批

2014年03月24日 09:13   来源:现代快报   

  3月22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南京大学学者姚远发布微博称,他到位于南京老城南的南捕厅历史街区探访,意外发现大板巷75号一处民国建筑旁已经搭好脚手架,工人们称准备拆掉重建。“请文物部门依法调查处理并履行保护文物的职责。”姚远在网上忧心忡忡。

  这栋建筑是独栋两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57平方米,建筑面积314 平方米。建筑为五开间,南北长15.7米,东西长10.6米,高6.8米,上层外廊设置了栏杆。

  学者微博

  民国建筑周围搭好脚手架

  “今天上午探访南捕厅历史街区。在中央领导要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今天,‘小规模渐进式修缮’就是在这样一片瓦砾中落实的吗?”3月22日下午,姚远在自己的微博上贴出了4张照片,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依法查处。照片显示,有的平房露出断墙,周围有不少瓦砾,地上还堆了不少旧木头,这些木头看上去像是从旧房子上拆下来的。

  当天下午,姚远在微博上又贴出一张照片,照片中一栋两层古建筑周围已经搭好了脚手架。“工人说要拆掉重建,据悉保留下的建筑要全部拆除重建,以便开挖地下车库。”姚远说,照片中的这栋建筑根据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是大板巷75 号建筑(编号 320103-0135),为不可移动文物。

  姚远的微博一经发布,引起近百名网友关注。有的网友称,从升州路到建康路,有一大批建筑遗存需要修复和保护,建康路已经拆去了很多,升州路则一直破败着。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发微博表示,“请江苏省和南京市文物局、南京市规划局密切关注此事,也请审议通过了南京老城南保护规划的省、市人大密切关注此事。”

  记者探访

  民国建筑屋顶不见了

  昨天中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大板巷75号,这栋二层楼建筑周围已经搭好了脚手架,楼的旁边满是瓦砾,楼内已空。这处建筑的屋顶已不见,只剩下一道道木制横梁。室内楼板是木制的,老旧不堪。二楼靠外一侧有木制栏杆,虽然已经老旧残破,但仍能依稀看出这栋二层小楼以前的风光。搭好脚手架的工人告诉记者,屋顶不是他们拆的,去年就已经这样了。至于屋顶瓦片的去向,他们不清楚。不过他说,下一步这栋楼就要拆掉,重新建一个。他指着对面熙南里街区熙园的房子说:“还是建那种老式建筑。”另外几名工人也是这样的说法。

  对此,姚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捕厅历史街区是省政府批准确定的“历史风貌区”,应当得到整体保护。其中有不少不可移动文物和其他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风貌建筑,不得擅自拆除。几年前,南京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名录,位于大板巷75号的这栋建筑是民国建筑,也在文物普查新发现的目录里。姚远表示,对于这种不可移动文物,如果真要拆掉重建,需要专家论证,还要经过文物部门的审批,如果没有相关手续,那么拆除这种民国建筑就是违法行为。

  修缮公司

  是维修不是拆除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9月份,南京市有关部门便通过媒体,发布了南捕厅街区Ⅰ、Ⅱ、Ⅲ号地块拟保护建筑普查结果并征求意见。文中称,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项目四期工程(Ⅰ、Ⅱ、Ⅲ地块)东起大板巷、绒庄街,西至鼎新路,南起升州路,北至千章巷、泥马巷,总占地面积约12万㎡。为了科学保护该区域的历史建筑和街巷肌理,本着“能保则保,应保尽保,该保必保”的原则,在2003年和2008年两轮建筑普查的基础上,委托专家对该区域的建筑进行了第三轮普查,普查以入户调查为前提,重点梳理片区的自然地理要素、街巷肌理与街坊建筑的历史与现存状况,采取“实地勘查、访谈求证、图史互证、文献考释”等方法,对街区现状做了清晰的记录和分析,共甄别、鉴定出拟保护建筑48处(含局部保护),大板巷75号建筑赫然在列。

  对此,姚远告诉记者,根据南京市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定,包括大板巷、绒庄街等在内的南捕厅地块是属于成片保护的对象,区域内包含了远不止这几十栋古建筑。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行认真保护才行。

  记者了解到,负责大板巷一带建筑开发的是南京城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南捕厅地块上的古建筑,该公司一直很重视,不可能拆文物,只会是修缮。“我们会修旧如旧,也会对文物负责,对这座城市负责。”对此,一名熟悉南捕厅地块建筑保护的专家告诉记者,他参加过南捕厅地块上民国建筑、晚清建筑等的调查。目前各级部门对文物保护都很重视,他认为对大板巷75号这样的民国建筑,有关部门不敢也不会擅自拆除。

  对此,姚远告诉记者,对于文物的修缮和拆除,按法律规定要有严格的程序和手续,如果没有手续,修缮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对于破坏文物的行为,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能尽快调查清楚。

  最新进展

  修缮未按规定审批

  文物部门介入调查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将了解的情况通报给南京市文广新局,该局文物处处长吴靖与秦淮区文物局有关人员来到现场。此时,三四名工人正在现场整理脚手架,有的工人则在脚手架上加装防护网。工人们称他们只负责搭脚手架,据记者了解,大板巷75号的修缮并未按规定到文物部门进行审批。

  吴靖告诉记者,对于大板巷75号这栋建筑,严格来讲属于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至于其文物等级,还没有最后认定。随后吴靖与记者一同来到南京城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有限公司,但该公司除了一名门卫外,没有人上班。最后,吴靖告诉现场工人,在事实没有调查清楚前,不能对大板巷75号这栋建筑动工。文物部门将会做进一步调查了解。(顾元森)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