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百岁老人家族照片墙 展现"时间去哪了"

2014年03月24日 09:28   来源:现代快报   

 

  在“照片墙”前,郑率芬一坐能坐上一整天,年过百岁的她眼睛不太好使了,虽然只能模糊地看到照片里的轮廓,但她还是很喜欢坐在客厅里,被老照片包围着。“照片墙”是儿女给老人的礼物。这百余张照片包括了郑率芬从1936年到2012年的记忆,游走于这些旧时光时,郑率芬看见了年轻时穿着旗袍的自己;遇到了一身戎装,“永远”年轻的丈夫朱慕萍;听到了穿破时空的隆隆炮声;感受到满堂儿孙的温暖孝心……

  孝顺儿女

  百张老照片贴满墙壁

  老人的百岁生日礼物

  郑率芬坐在客厅里,初春的阳光照在她身上。她精神不错,只是视力有些弱了,大部分时间,她都把目光注视在客厅的墙上。

  墙上贴满了照片,照片大多是新印的,但黑白的色调和里面充满了年代感的内容,还是马上让人感受到了“时间”二字的伟大和无情。

  在一张标注有1936年的照片中,24岁的郑率芬正在微笑。当年的姑娘面庞圆润,留着齐耳短发,领子是旗袍样式的,一脸青春朝气;1950年的郑率芬,换了一身军装,面容消瘦了些,眼神坚毅,嘴角也不再像当年那样翘起;1964年,郑率芬戴上了眼镜,头发向后梳着;1982年,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1998年,照片开始变成彩色,郑率芬脸上的皱纹被进步的技术刻画得越发清晰;2012年,郑率芬在百岁生日时拍下了离现在最近的一张单人照,照片中的老人嘴角又翘起了,显得平和且慈祥。

  这些单人照,大概只需要几分钟就能看完一遍。郑率芬的目光却长久地流连于此,看着看着,老人的嘴角会翘起或者抿下,眼神里却是不变的坚毅与平静。

  照片墙不仅仅是郑率芬的单人照,也有丈夫的照片、一家人的合影、朋友前来探望的留念,整整三面墙的照片,是被定格的时间和回忆。这些照片,是2012年被放上墙的,这是儿女们给老人的百岁生日礼物。

  “这些年,我们共收集整理了2000多张老照片,精选了100多张,放大洗印出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贴在墙上,作为母亲一生的总结。”郑率芬的大儿子朱会贤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和弟弟妹妹,将照片墙取名为《我的姆爷姆妈》(涟水老家方言,“姆爷”意为爸爸,“姆妈”意为妈妈),“让老人安心了,让子女明白了(家庭的历史),就是这两个希望,没有其他意思。”

  老人感慨

  仰头看着丈夫旧照

  “我老了,他没变”

  当老人独处时,她最长时间注视的,是贴在北面墙上最上方的一组照片。照片中,丈夫朱慕萍一身戎装,目光深邃。“我老了,他没变。”

  朱慕萍和郑率芬相识在革命道路上,1937年结婚时,这两个年轻人办了一场当时还不多见的新式婚礼。“没有坐花轿、披盖头,而是在镇上广场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由老人、亲友见证就好了。”老人的小儿子朱会民说,照片墙刚做成时,母亲常指着照片,讲述她和父亲的往事。

  1949年春天,一家人第一次照了合影。

  当时,部队南下,路过淮阴(今淮安),朱慕萍团的副团长留在当地任分区参谋长。分别在即,大伙一起拍了照片。

  朱慕萍一家也借机拍了张合照。

  这张合照中,年轻的夫妇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却缺少了他们的大女儿——当时,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儿留在乡下奶奶家,没能赶上。于是这张合影,也就遗憾地缺了一个人。本以为,“全家福”还有机会补上,没想到,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再也没能实现。

  1949年4月,时任某部团长的朱慕萍在渡江战役攻打西梁山时,被炮弹击中身亡,年仅37岁。那一年,郑率芬带着孩子坚守在战场后方,最小的儿子朱会民,才一岁半。

  如今,这张全家福被放在照片墙中全家合照部分的第一个,老人不需要抬头就能看到。

  “想到过去,想到现在,想到还有大半生的未来,我迷茫恍惚,失魂落魄,一颗心比痛哭时还要颤动……”回想起丈夫刚刚去世时的痛彻心扉,郑老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下这样的句子。然而,这位使过红缨枪的老红军,硬是挺了过来。丈夫的遗体安葬后,她很快抹干了眼泪,“哭有什么用!”她以坚强得近乎“无情”的姿态,重新扛起了生活。

  探访之路

  走南闯北

  寻找父亲的踪迹

  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感情,直到子女们长大成人,才真正体会到。

  “只要有空,姆妈就到处写信、走访,把安徽、苏北、浙江跑了个遍。一开始我们不懂,后来才知道,她是去见父亲的老战友们了。她向他们询问父亲参加过的每一场战役,并将他们的口述进行录音,然后整理下来,花了几年时间,专门为父亲写了传记。拿出来的厚厚的稿纸,让我们都惊呆了,最后印刷出来,有100多页。”朱会贤说。

  1949年朱慕萍牺牲后,家人曾多次劝郑率芬改嫁,但她总是毅然回绝。

  “他们是革命岁月中志同道合的恋人,感情很深,母亲说,她永远忘不了父亲。”采访中,老人的几个儿女都说过这样的话。

  尽管已经百岁高龄,但只要能走动,每年清明节,郑率芬都会带着子女,前往安徽西梁山烈士陵园、涟水老家祭扫。

  实际上,“寻找父亲”的工作,郑率芬的儿女们也一直没有间断过。“父亲牺牲时,我才一岁多,因此记忆中几乎没有父亲的印象,只能通过母亲讲述和看历史资料、照片来了解。”

  可随着年龄增大,郑率芬老人的记忆力减退,为了帮助母亲回忆过往,子女们开始系统整理历史资料。近些年,3个孩子陆续退休,他们便兵分多路,四处寻找历史照片,将一个个记忆碎片整理成册。

  “找寻照片的过程很有意思,我从中收获很多。”朱会民依然记得,2009年9月,在去父亲曾经任教过的响水中学找寻历史时,他在当地县志记载中发现,父亲曾是当地抗日学潮的学生干部,“正是那时父亲加入了共产党。”而在去上海寻找当年父亲被捕入狱时的资料时,朱会民又有新发现,“在《良友》杂志上,我找到了父亲被捕时的新闻,父亲坚贞不屈,敌人找不到把柄,只好判刑一年3个月,放了父亲。”

  传承意义

  记住家庭的历史

  记住中国的历史

  后来,儿女们整理出2000多张照片,并结合母亲所口述的历史,做成了一段视频,老人看了许多遍,爱不释手。

  然而,这两年,老人的视力下降得厉害,原本还可以读书看报,如今连人都看不清楚。子女们见此情况,便想办法,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从2000多张照片中挑选出100多张,大约每十年选一张,放大后冲洗出来,按照时间顺序,贴在家中客厅的墙上。“刚看到照片墙的时候,姆妈没有说什么,似乎很平静,”朱会民笑着说,“但从那以后,她几乎每天都会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看看照片,想着过去。平日里,家里亲戚来了,也会邀请他们站在照片墙前,共同回忆照片背后的故事,韶韶‘时间都去哪儿了’。”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烈士朱慕萍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称号,郑老特地让儿子把奖状挂起来,就挂在父亲年轻的照片旁边。“母亲常说,建立新中国是父亲的理想,现在理想实现了,他可以瞑目了。”

  前年,是烈士朱慕萍的百年诞辰,郑率芬和子女一起为他办了一场追思会。全家人都到场合影留念。新照片很快被冲洗出来,而这张在照片墙中难得见到的彩色照片,作为第5张家庭合影,也随即被贴在这组照片的最后。

  和最初的5个人比,如今这个有了第四代的大家庭,已经发展到19个人。郑奶奶每次看见,总要叹一句,“不容易”。“她很激动,也更怀念父亲。”小儿子说。

  如今,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家庭成员和家庭事件越来越多,照片墙也越来越满,这让一家人很是欣慰。“这三面照片墙,是对母亲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后辈的一份交代,”朱会贤说,“希望,子孙们一定要记住家庭的历史,同时,更加要记住中国的历史。”(仲茜 王颖菲)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