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延退”要注重公平不可操之过急)
一段时间以来,从官方、学术界,到广大社会民众,对于延长退休年龄、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延长养老金支付年限这三个“延长”,进行了较为充分地讨论。社会各界对此反应不一。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认为,从长远来看,三个“延长”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现实来看,则要具体分析,不能操之过急,要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应有一个顶层设计。
未来 三个“延长”是大势所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田雪原研究员向法晚记者表示,这三个“延长”是存在内部关联的,改革要注意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做好配套设计,协同推进。
他认为,从我国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三个“延长”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另一方面,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和健康年龄都在不断延长。
“现在出生的人口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5岁。”田雪原指出,西方很多国家的平均退休年龄已经延长到65岁以上。因此从长远来看,延长退休年龄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状 平均退休年龄为54岁
但是目前我国实际平均退休年龄还普遍未达到60岁。一些调查表明,我国总体的平均退休年龄在54岁左右。这有某些特殊行业退休早、女同志退休早等一些原因;还有一些企业出台了“买断工龄”提前退休的政策,导致退休年龄降低。
因此,田雪原认为,首先要做的是让我国公民达到实足年龄退休,一般男性达到60岁、女性达到55岁左右。达到实足退休年龄后,才是下一步延长退休年龄问题。
建议 延退方案要有顶层设计
对于延长养老金缴费年限,田雪原表示,延长缴费年限涉及到诸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要保证多缴费者的利益。多缴纳养老金的人能够更多地领取养老金,多缴多得。“要保证多缴纳的这部分款项能够保值增值,得到更多一些的回报,多缴费者才能有更大的积极性。”
田雪原指出,在反对延迟退休的声音中,大多是以体力劳动的“蓝领阶层”为主;而赞成的声音中,更多出自机关事业单位“白领阶层”。实际上,这同不同阶层的背后利益相关联。
因此,在延迟退休方案设计时,必须注重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有一个顶层设计。
对话 “我为马寅初新人口论平反”
法晚:您是怎样为马寅初新人口论平反和走上人口学研究之路的?
田雪原: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的是经济学。一入学,正赶上批判老校长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我便找来马老的文章和一大堆批判文章读了起来。越读越觉得马老讲得颇有道理,而那些批判文章除了扣政治帽子之外,却讲不出多少道理来。
后来老校长真的从北大校长和全国人大常委的位置上“蒸发”了,心中未免有些不平,埋下了后来为马老新人口论翻案的一种情结。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便奋然拿起笔来,撰写并发表“为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翻案”一文,发表时《光明日报》加了编者按,作为他们对过去错误批判的清算。我由此也就走上了人口科学研究之路。
随后,我接着进行人口发展战略、《2000年中国的人口与就业》、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人口城市化、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
法晚:您参与了我国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全过程?
田雪原:我要申明一下:有媒体报道3月12日第五期北大博雅公法论坛的情况,称“独子政策制定者呼吁限三生二”,说我是“上世纪70年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者”。这样的说法是不恰当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我不是“独子政策制定者”,也不是“上世纪70年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者”,只是1980年中央人口座谈会参加者,是会议向中央书记处《报告》的起草者。
之后,人口生育政策也是我研究人口问题的内容之一,参与过不同阶段相关的实证研究,也不能讲“全过程”。
法晚:近几年您比较关注哪些人口社会问题?
田雪原:进入21世纪以后,更多从事的是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交叉和边缘性研究。我原本学习的是经济学,过去人口经济研究也是最多的课题。现在还有些积累,想进一步丰富和整理出来,按照与时俱进的精神,提炼出新的研究成果。
我认为,年龄可以老化,思想不能僵化,学问不可退化,这就是我的志愿。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