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了

2014年04月25日 14:30   来源:政府网站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初始之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发挥投资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一、江西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

  1、投资较快增长

  1-3月,全省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091.86亿元(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1-3月,全省投资总量位居全国第13位,投资增速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名第15位。

  2、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

  1-3月,全省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24.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8%,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4.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28.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4%,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3.8%。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9:55.5:42.6变化为1.8:53.8:44.4,一、二产业比重下降,三产比重上升 。

  3、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1-3月,全省电力、交通、水利、公共设施、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82.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2%,增速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5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8.3%,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9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59.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0.8%。

  4、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和服务业快速增长

  1-3月,全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5.56亿元,比上年同期40.3%,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完成投资14.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1%,文化、体育事业完成投资34.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37.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4%。

  二、充分发挥投资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抓紧大项目的储备,增强投资发展的后劲

  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及投资规模直接影响全省投资的速度和质量。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继续把抓项目放在第一位,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重大项目建设,既能有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发展环境,优化人居环境。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集中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确保重大项目及时跟进,顺利推进。

  2、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健康合理增长

  投资结构直接影响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正确把握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导向,突出重点,进一步增强转型的动力,拓展转型的空间,提升转型的层次。坚持“壮一产、优二产、强三产”,继续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

  3、加大技改投资,淘汰落后产能

  技术改造投资是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力”。要积极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目标新要求,避免重复扩张上项目、拼资源的粗放型投资模式,坚持走内涵型、创新型投资发展道路。正确引导资金投向,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改造并举,更加注重产业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和鼓励企业扩大技术研发和更新改造的投入,促进项目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4、加强政策支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

  民间投资渠道仍需拓宽,政策受限、形式受限等现象依然存在,当前民间投资渠道主要是集中在低层次、技术不高的行业,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等领域仍未有实质性开放。近期,江西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市政公用事业,本着非禁即入、平等准入等原则,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市政公用事业领域,都应向民间资本开放;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建设和运营,应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公平竞争。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资产收购等方式直接投资城镇供气、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发电等项目的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合资、合作方式参与城市道路、桥梁、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公共绿地或以捐赠、认养等方式参与公共绿地建设。这些好的政策和意见应在现实中尽快予以贯彻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拥有真正的大好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