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道路没硬化,一到雨雪天气,村子就与外界隔绝了。我连50公里外的县城都没去过。”位于中国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红羊乡建国村的77岁老人杨志华说,自从2012年进村的道路硬化后,村里开来了进城班车,她只要走到村口的招呼站,就能坐班车直达县城。
海原县地处素有“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路难走”曾是这里农村交通的真实写照,“毛驴加步行”曾是山区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
近年来,中国在交通领域的投资建设步伐不断加速,但乡村道路作为庞大道路系统的“毛细血管”却经常由于硬化不够等因素制约,一遇恶劣天气面临“停运”的尴尬,群众出行和农村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为方便群众出行,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宁夏近年来不断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力度。自治区提出,力争到明年底在所有乡镇建设客运站,在90%的行政村建立招呼站,100%的建制村开通沥青水泥路。
“以前,村民只能土里刨食,又因缺水、山地等自然条件限制,只能靠天吃饭。”建国村村委会主任高成说,“路修好以后,出去打工的人就多了起来,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也从单纯种地的1000多元增长到近4000元。”
道路“毛细血管”的疏通还改变着建国村这个中国西北偏僻村落的教育格局,给村小学校长杨天才带来了“烦恼”。
2010年,杨天才所在的庄湾小学还有40多名学生,可现在只剩下3名。“村里的娃娃都被送到城里上学了,一些农村学校甚至出现了教师无人可教的尴尬。”59岁的校长杨天才说,走出去的这些孩子也许会给这个村子带来不同的命运。
中国提出将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类似建国村这般贫困村落的发展程度,而大量乡村道路“毛细血管”的打通将加快中国1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发展、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