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文化路4月开始大修 傍上"蓝天行动"的军令状

2014年05月13日 11:25   来源:河南商报   王杰

  在“千呼万唤”中,文化路于今年4月开始大修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在郑州,文化路是出了名的“烂”。一路上坑坑洼洼、高低不平,骑车的跌跌撞撞,开车的小心翼翼。

  这几年,局部的修修补补并未能“扭转乾坤”。大修,势在必行。这个牵涉水、电、气、暖、通信、雨污水及郑州交通的大工程,在挣扎了多年之后,终于在今年4月15日开工。

  大修背后的战战兢兢

  4月24日晚7时左右,正赶上下班高峰期,这时,文化路抢修工程项目部工程组副组长刘坤陪着领导在文化路上的围挡之内视察工程。

  这些天,刘坤是个大忙人。他不仅要在文化路抢修工程现场和各个参建单位间辗转,还要与相关单位协调每个标段施工的先后顺序等。但这忙碌也来之不易,用他的话说,工程开建至今还算顺利,真正困难的,是在新闻通气会前数年的酝酿和争议。

  文化路是郑州市的主干道,真要“伤筋动骨”,估计气、暖、电、水、通信等部门以及附近居民就要喊“疼”了。刘坤说,在他印象中,关于文化路大修,他所在的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两年前就打了报告,但因“牵动各方神经”,才一直拖到现在。

  “修路最先影响的是交通,一般的修补交警等部门都愿意配合,但如果基础性翻修,谁也担不了这个责任。”刘坤说,市政部门无权强制那么多部门一起干一件事儿,靠一己之力根本就无法完成大修。

  在2014年4月9日郑州市政府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对于文化路大修工程,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潘冰用两个词形容,“纠结”“慎重”。

  市民口中的“窄、堵、烂”

  70来岁的张大爷,是文化路上的老住户。

  张大爷说,1953年之前,文化路还是一条无名土路,很不好走。“尤其在夏末秋初,小偷多,早晨和晚上,胆小的学生不敢一个人走。”

  但之后的郑州市“一五”计划期间,郑州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按照城市规划,这里自北向南辟成新建区,又叫文化区。因这条马路规划有省直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公共体育场馆、影院、书店、医院、中小学、幼儿园等文化设施,1956年这条路被正式命名为文化路。

  对于张大爷来说,当时的文化路可谓是康庄大道,“当时没啥汽车,自行车撒欢儿跑”。但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路进行了拓宽改造之后,除了局部有道路维修、排水改造、燃气热力等管线工程建设,再也没有进行过大修。

  随着城市人口增多、车流量的增加,已超过使用年限的文化路变得破烂不堪,基础性病害严重,影响市民通行,而城市扩张下的交通压力增大,再加上局部自来水管老化严重,一些管网急需增容,这些因素终于与郑州市政府“蓝天行动”中的“煤改气”碰撞出统一思想:修!

  傍上“蓝天行动”的军令状

  生活在郑州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受,这两年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常态。

  潘冰坦承,为了防治大气污染,郑州市区今年打算拆除燃煤锅炉80台。而锅炉拆除后,必然要增加天然气和集中供暖用户,新铺设的天然气和热力管线很多,文化路地下管线设施迫切需要增容。

  其实早在2012年年初,郑州市就针对大气治理首次启动大规模的“蓝天行动”。不过,两年来,雾霾天并没有减少的趋势。在今年2月7日郑州市全市生态建设动员大会上,郑州市副市长张学军介绍,2013年市区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一定控制,自去年8月份起连续4个月退出全国“十差”行列,但“蓝天行动”的效果还未真正显现。

  与此同时,郑州市立下“军令状”,在去年郑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86天的基础上,2014年目标为不少于219天,张学军用“依然严峻”来形容这一任务。而另一个现实驱动是,“蓝天行动”明确要求,2014年10月底前,建成区以外、市区五环以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改到位。

  巧合的是,文化路抢修项目的竣工期限,预计同样为今年10月份。

  拖不起的文化路

  需要勇气

  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副科长、文化路抢修工程项目部工程组副组长刘坤总结道,文化路抢修实在是拖不起了,现在有郑州市政府作后盾,工作干起来也踏实多了。

  但大修文化路的决策公布之初,还有争议,有人赞成统一大修,但有人认为,应当排序各自修。刘坤说,“两者各有利弊,各自修的好处是占道少,每次施工二十天就完了,但需要不停地破路修路,浪费资源。统一修的坏处是围挡时间长,不同单位协调起来麻烦,但长期看就省很多事。”

  他说,这次文化路抢修工程的实施和实施时期的选定,是市规划局牵头综合多方面信息,统筹全市道路建设工程的总体时序安排,经过充分酝酿和全面准备后定下来的。而郑州市政府领导拍板围挡半年搞大修,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

  河南商报记者在走访文化路两侧的高校、科研单位及商户时发现,大多数人对大修文化路充满期待。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所长苟自钧说,文化路损害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已经到了不得不修的地步了。

  (张君瑞对此组报道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徐丹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