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将缩至130条 监管借鉴海外

2014年05月14日 13:54   来源:人民网   魏倩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运行7个月以来,一行三会相继出台了51项金融政策。人民财经了解到,自贸区金融创新制度方面基本框架已经形成,除自由贸易账户和投资汇兑便利细则外,其他都在推进和落实之中。

  其他金融服务方面,据自贸区管委会财政和金融服务局局长张红13日介绍,上海国际能源交易平台有望在年底正式挂牌,而自贸区黄金国际板已获得人民银行批复,正在办理注册手续。投资管理方面,负面清单有望今年从190条缩减至130条。

  目前区内各家银行已在央行30条基础上开展了部分业务,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核算系统在技术层面亦准备就绪,只待央行验收,有望在6-7月完成。而因自由贸易账户尚未落地,区内银行管理模式仍然与区外一致。几家自贸区银行负责人告诉人民财经,未来最有可能采用类海外银行管理模式,即有望豁免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两大重要指标。

  更多金融创新业务待实质性落地

  据人民财经了解,自贸区内中外资银行定位于区内创新业务,有别于银行传统存贷业务。落地的业务目前多集中在跨境人民币借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跨境人民币支付、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融资租赁等方面。本周五,还将启动跨国公司集中运营试点工作。

  银行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区内银行自成立以来,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长迅猛。截至到4月,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额 462亿元,同比增长90%,占上海市全市的10%。此外,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共计45万亿元,12家试点企业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收支额 46亿元。

  另一项业务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自3月1日完全放开之后,银行方面表示平稳过度,没有出现存款搬家现象。浦发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行长王新浩表示 “对银行影响有限。”调整后,浦发银行自贸区分行利息多支出了200多万美元,如果外币利率在全辖上海地区都放开,测算下来要多支付2000多万美元利息,约合1亿多元人民币。不过与浦发上海分行去年52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并无压力。

  尽管区内银行创新业务成效已初露端倪,但更多的创新业务仍待落地。原因主要就是自由贸易账户这只最后的靴子尚未落地。“自由贸易落地才是最重要的,可以有一些具体的业务落实,现在能做的就是在30条基础上的业务。”建设银行自贸区分行一位业务负责人13日向人民财经表示。

  从各方表态来看,落地时间表已经很近。央行上海总部主任张新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由贸易系列账户在资本项目细则出台当天就能开设。而该细则“在今年上半年肯定会出来”。

  区内银行或采用类海外分行管理

  也正是因自由贸易账户没有落地,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自贸区银行管理方式也仍然与区外一样,依然受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等指标限制。两家中资银行自贸区分行负责人告诉人民财经,最有可能采用类海外银行管理模式。花旗银行自贸区支行负责人也表示,期望能参考海外银行管理方式。

  也就是说,区内银行有望豁免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比例两大重要指标。在2013年9月末,银监会出台的自贸试验区银行业监管细则中,有过对自贸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调整存贷比监管表态,当时这被视作区内银行监管松绑的信号。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认为,区内银行将被视作海外分行来进行管理。自贸试验区内的商业银行或将不再受制于75%的存贷比红线,可以发放更多贷款,同时也不再需要向央行上缴20%的存款准备金。

  上述建行人士表示,自由贸易落地之后,总行在存贷比等方面可能会有单独的考核。据张红介绍,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之一就是争取自由贸易账户能够尽快落地。

  不过监管层、银行倾向于强调风险控制。上海银监局副局长马立新2013年11月就在一个论坛上指出,自贸试验区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利率、汇率会更自由,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更便利,自贸试验区里系统性的风险,或者说银行之间传递的风险可能要更大。

  资金可以自由划转的自由贸易账户使得监管层保持了审慎态度,区内银行亦表示分帐核算系统的测试主要就是考虑风险控制,能够随时报送信息,以管控风险。在落地之后,可能也会设置一些前提,比如资金流向首先必须支持实体经济之类。

  也有银行方面人士向记者表示,自贸区要的也不是速度和业务量,而是看到底创新多少种模式和产品。很多业务都涉及到政策突破,稳妥推进之后,业务量肯定会上去。

(责任编辑:徐丹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