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考"撞上"世界杯:激情之夏,那些逃过的课和看过的球

2014年06月05日 09:35   来源:东方网   于量 蒋泽

  一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一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体育赛事。当高考遭遇世界杯,你是会选择守候在电视机前,见证绿茵场上的强强对话;还是会选择端坐在书桌前,继续和模拟卷死磕到底?

  那些年,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你,心里是否还惦念着潘帕斯之鹰的华丽脚法?是否还回味着橙色军团的凌厉攻势?是否还期待着高卢雄鸡的精妙配合?又是哪些足球场上的璀璨巨星让你魂牵梦萦以致无法专心复习?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次在7月举行;2002年,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于5月31日至6月30日在韩国和日本举行。首次在亚洲举行的这届世界杯,也成为了迄今为止最后一届与高考“迎面相撞”的世界杯。2014年高考前夕,东方网记者找到3名当年的考生,讲述发生在那个激情夏日里的故事。

  故事一·因为世界杯所以选择体育新闻专业

  说到2002年世界杯,当年在安徽省某重点高中准备高考的小恬至今难忘,学校里狂热的看球氛围甚至直接影响了她今后的职业走向。“就因为中国足球撞大运进了世界杯,每天杨晨啊、吴承瑛的挂在嘴边,球员号码、战术特点记得比课本都牢。总之,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个正儿八经的球迷了,填志愿时不假思索报了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新闻专业,结果被蒙蔽了!”这还是后话,小恬真正无法忘记的,还是课堂上那些冲破压抑的“听球”记忆。

  小恬告诉记者,中国队的几场比赛,他们学校都会组织低年级去阶梯教室看球,但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只能继续上课。在还不知3G网络、智能手机为何物的2002年,学生们感受赛场氛围、即时获知比分除了逃课只剩下一种手段:收音机。

  毕竟是高三课堂,再铁杆的球迷也不敢把音量堂而皇之调到最大。声音太低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一有风吹草动,就极易成为错误情报。“如果一个班突然喧闹起来,不出一会儿整个楼道就都沸腾了,不过大部分都是把中国队的丢球听成了进球。”中国队在那届世界杯上净吞九蛋,未进一球,高三学子们的兴奋劲全打了空头支票。

  不过课堂上心不在焉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同样如此。小恬告诉记者,平时严肃的数学老师,在有比赛的那几天突然异常宽容,每当同学们误以为中国队进球而欢呼雀跃的时候,他也只是安安静静拿着三角板等着、看着。直到有一次,数学老师受够了这些虚假情报,“有一次大家刚刚闹开,他说先别高兴,我还是出去确认下。然后起身就去找隔壁老师,结果回来说是被进球了。”再后来,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甚至偷偷看手机上的比分播报,“被同学们发现后起哄,闹了个大红脸。”

  不只是学校,在家里,小恬也感受到了球迷父亲的和风细雨。“一开始,我爸关着门不让看,我就偷偷从门缝里看,结果被发现几次之后,我爸居然批准我看完球再学习,说反正我学的也没效率。这点我觉得我爸特开明,三十二个赞!”小恬说。

  世界杯落幕,小恬顺利完成高考,进入了预想中的学校。不过随着足球热潮的退却,小恬接触体育新闻后,猛然有种“上错船”的感觉,自己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仅仅停留在参与阶段,而不是像其他同学那样,知道NBA的每支球队和球星,每周必看英超意甲。“说到底我还是个伪球迷,更中意的还是看球氛围。”小恬毕业之后,很自然成为一家媒体的体育频道编辑,一做就是六七年,当年为之疯狂的体育盛会,缺少了反弹压抑的能量,慢慢开始见怪不怪。但每当她怀念起那段看球经历,仍然满怀感情:“真是不疯魔不成活”。

(责任编辑:杨默)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