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呈现逐步回升态势,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8.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295.24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248.48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比重为0.9:53.8:45.3。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现代农业平稳增长
农业产业龙头化企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市33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7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实现销售收入77.01亿元,增长6.7%;上缴税金3.15亿元,增长9.6%。农业龙头企业对科技开发投入不断加大。一季度,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开发投入1.33亿元,增长55.2%。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总量居全省首位。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01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5元,增长11.4%。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产面扩大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0.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实现总产值1081.54亿元,增长4.1%。全市16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43家企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占56.5%,比重比1-2月扩大6.3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一季度,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实现增长,比1-2月增加4个行业,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三个行业较快增长,分别实现产值73.41亿元、58.37亿元和37.88亿元,分别增长12.9%、17.6%和18.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两个行业平稳增长,分别实现产值68.50亿元和43.08亿元,分别增长7.6%和8.7%。
从产业链看,十三条产业链中,八条产业链实现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有五条产业链,分别是现代照明和太阳能产业链增长25.2%;船舶产业链增长16.0%;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链增长11.4%;水暖及厨卫产业链增长10.7%;运动器材产业链增长10.0%。
(三)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6.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8.70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6.98亿元,增长12.5%。
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71.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39.64亿元,增长11.7%,拉动增长的项目主要有厦门航空飞机购置、轨道交通1号项目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24.5亿元,增长17.9%,完成情况比较好的项目主要有火车站南北广场及片区市政配套、聚泰片区、汀溪小城镇等。
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一季度,全市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38.19亿元,增长16.3%,占全部投资的46.5%。其中土地购置费41.9亿元,增长26.8%,占房地产投资的30.3%,拉动房地产投资增长7.5个百分点。房地产施工规模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3380.43万平方米,增长8.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982.21万平方米,增长4.7%。房地产竣工面积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房地产竣工面积100.65万平方米,增长10.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9.79万平方米,增长18.5%。
(四)汽车零售保持增长,大众餐饮蓬勃发展
一季度,全市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幅小幅回升,实现营业额40.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2.0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平稳增长,实现销售额1650.62亿元,增长7.9%。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68亿元,增长12.1%。限额以上零售恢复增长态势。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52.90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9%,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增长14.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13.8个百分点。
汽车受限购预期增强影响,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一季度,汽车类实现零售额53.16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额三分之一以上,为34.8%,增长25.4%,对全市零售增长的贡献率近四成,为38.4%,拉动全市零售增长4.7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零售比重较大的石油类、粮食类和服装类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分别实现零售额20.83亿元、19.79亿元和13.07亿元,分别增长5.0%、7.4%和11.0%,合计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35.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和中西药品类迅速增长,分别实现零售额2.0和4.33亿元,增长6.9倍和2.5倍,拉动全市零售增长0.8和1.3个百分点。
大众餐饮业蓬勃发展。一季度,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中,餐费收入超千万的企业共27家,共实现餐费收入7.01亿元,其中平价餐饮类企业8家,共实现餐费收入4.29亿元,占餐费收入超千万企业总收入的61.3%。其中增幅超过15%的企业主要有厦门肯德基有限公司、厦门麦当劳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佰翔空厨食品有限公司、陶乡(厦门)餐饮有限公司、厦门南滨餐饮有限公司,厦门夏商营养餐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
(五)利用外资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贸形势没有明显好转
一季度,全市利用外资发展态势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合同利用外资8.59亿美元,总量为历年同期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长70.8%;实际利用外资7.50亿美元,增长3.9%。从总量看,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分别为43.6%和34.7%。从增幅看,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均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8.2和1.2个百分点。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带动合同外资强劲增长。一季度,批准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8个,合同外资7.6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88.9%,增长90.5%,主要大项目有华润置地、欧米克生物科技、日清食品、港德隆融资租赁等项目。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合同外资的27.1%,增长31.2%,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机械设备增长5倍、生物医药增长4倍、金属制品增长3.9倍。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合同外资的72.6%,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8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科研技术服务业增长28倍、计算机服务业增长3.6倍、房地产业增长2.3倍、融资租赁业增长1.1倍。
进出口持续低迷态势。一季度,实现外贸进出口184.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5%,其中出口110.58亿美元,下降4.8%;进口73.53亿美元,下降1.4%。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波动较大,1、2、3月当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分别为增长4.0%、下降37.5%和增长4.9%,2月当月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异地货源大量涌入基数较高的影响,去年2月一般贸易出口增幅达58.9%,一季度,一般贸易实现出口额67.96亿美元,下降6.4%;加工贸易出口呈下降趋势,一季度,实现出口31.35亿美元,下降5.6%。从企业性质看,占全市出口比重四成以上的民营企业出口大幅下降,一季度,实现出口49.2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44.5%,下降13.1%,民营企业进口保持较快增长,实现进口18.34亿美元,增长25.2%;三资企业出口低速增长,一季度,实现出口50.2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45.4%,增长3.5%,三资企业进口乏力,实现进口36.57亿美元,下降13.0%。
(六)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34.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41.04亿元,增长18.9%。地方级收入中主要是所得税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增收6.18亿元,分别增长36.0%和17.2%,共拉动地方级收入增长5.2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支出116.25亿元,增长11.2%。财政对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9.24亿元,增长1.6倍;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5.01亿元,增长73.7%。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交通运输类支出25.99亿元,增长50.5%;教育类支出19.41亿元,增长11.9%,分别占财政支出的22.4%和16.7%。
金融业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7.46亿元,增长12.1%。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630.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2%;本外币贷款余额6143.68亿元,增长15.9%。受年初企业各类款项安排增多及安排全年生产经营需要影响,单位贷款增长复苏。3月末,人民币单位贷款余额2685.52亿元,比年初增加143.17亿元,增量占同期人民币新增贷款(171.78亿元)的83.3%,扭转了去年以来个人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较大的趋势。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水平小幅上涨
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9205元,增长9.0%;经营净收入811元,下降19.4%;财产性收入712元,下降3.7%;转移性收入2945元,增长33.4%。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89元,增长8.1%。其中,用于食品和衣着的消费支出3331元,增长6.9%,占消费支出的42.2%;用于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1417元,增长8.8%,占消费支出的18.0%;用于交通通讯及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支出2352元,增长29.8%,占消费支出的10.3%;用于医疗保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788元,增长5.3%,占消费支出的10.0%。
物价水平小幅上涨。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其中,服务项目和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4.5%和2.6%。八大类居民消费品,呈现“五升一平二降”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3%,居住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分别上涨4.4%、4.1%、1.4%、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持平;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均下降0.7%。
二、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9.5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0%,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17.9个百分点。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共59.65亿元,增长5.6%,收入的下降和成本的增加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一季度,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04亿元,下降23.6%,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33.8个百分点。以电子行业为例,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影响,企业订单量减少,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并摊薄行业利润,1-2月,电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22.4%,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4.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下降55.0%,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1.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1.9%,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意愿仍需提振
工业投资总量及增幅均居全省末位。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56.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0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9.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5.9个百分点。作为全市支柱产业的电子行业投资大幅减少。一季度,电子行业完成投资22.3亿元,下降13.9%,影响工业投资下降6.5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39.5%,比去年同期减少7.4个百分点。机械行业投资也大幅下滑。一季度,机械行业完成投资6.69亿元,下降27.4%。工业投资低迷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工业大项目投资建设进入尾声而新建大项目的拉动效应尚未体现,短期内无法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二是部分企业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前景不甚明朗、工程机械等行业产能过剩影响,部分更新改造项目投资计划放缓。工业投资的低迷从总量上制约工业的扩张潜力,将一定程度影响全市经济发展后劲。
(三)投资总量、增速与周边地区差距不断拉大
从总量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全省周边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从去年同期的第4位下滑2个位次到第6位,被莆田和三明超过,与排名第7、8位的龙岩和宁德仅相差61.23和73.72亿元;从增幅看,增幅虽然保持平稳增长,但投资适度增长的基础尚不够稳固,与全省周边地区相比,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1.0%,居全省末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
(四)工业企业出口低迷,出口企业营运压力加大
一季度,全市实现工业出口交货值471.10亿元,下降5.3%,比去年同期回落14.1个百分点。部分加工贸易出口大户出口下降,宸鸿、冠捷、厦华3家企业共净减出口3亿美元,影响全市出口2.6个百分点。长期以来全市高新技术出口以电子类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电子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一季度,全市机电、高新产品出口分别下降20.3%和21%,其中液晶显示板、手机零件、工程机械、照相机等降幅较大。
今年以来,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银行融资收紧、融资成本提高过快,企业资金成本不断加大;二是新兴市场国家存在货币贬值、通胀等问题,企业收汇风险加大;三是国际市场复苏缓慢,如日本提高消费税,导致消费意愿不旺,企业外贸订单减少。
三、相关建议
(一)针对性加大对重点企业扶持力度
全市经济主管部门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准确把握全市经济走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瓶颈,及时调整和出台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并且对接好中央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全国、全省、全市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二)落实项目推进机制
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强化项目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责任制,精细化管理和督促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集中精力做好项目的储备、开工、建设、投产,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到大项目、好项目中来,千方百计确保投资总量的完成。
(三)发掘新兴消费热点
转变传统消费理念,挖掘新兴消费热点。一是力促信息消费,带动相关行业更新换代。全市应抓住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消费的契机,建立适宜信息消费的政策环境,进而带动信息消费相关行业及商品的发展和更新换代;二是重点发展高端医疗、高端养老、会展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四)帮扶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鼓励实体经济与电商等新型商业形式同时发展。简化申办审批手续,鼓励商业实体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并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实现线上、线下经营同时发展;二是高档酒店“平民化”消费转型迫在眉睫,引导高档酒店向平民化消费适时转型;三是鼓励企业错位经营,发展经营具有价格优势和地方特色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