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3000多"老赖"上全国排行榜 有人赖账赖了24年

2014年07月24日 13:30   来源:当代生活报   

  广西3000多“老赖”上全国排行榜

  赖账最多的赖了6000多万 赖账时间最长的赖了24年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人民网联合推出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排行榜”,也就是俗称的“老赖”排行榜。记者昨日从广西高级法院获悉,广西有3000多名自然人及法人上榜。其中,广西欠钱最多的个人叫陈文涛,欠款高达6036万多元。而失信次数最多的公司,是广西斯壮鹏丰房地产公司,该公司7次失信,均是拖欠业主的逾期备案违约金。

  明明有能力还钱,却就是赖着不还,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这些让人深恶痛绝的“老赖”,通过信用惩戒的方式,往往能让他们“寸步难行”。

  据了解,该份“老赖”排行榜在人民网法治频道向社会全面公开。在这份“榜单”上,既能查到全国以及广西失信者的情况,还可以按失信金额、失信时间、失信次数等排序查询。

  记者搜索广西各地市发现,每个地市欠款最多的前100名失信自然人首先“上榜”。欠款最多的企业,作为失信法人同样“上榜”。记者从广西高院执行局获悉,广西有3000多名“老赖”上了黑榜。其中,2700多名是失信自然人。

  广西“老赖”之最

  欠钱最多“老赖”

  根据该份“榜单”公布的信息,广西欠款最多的“老赖”在来宾,名叫陈文涛,45岁。根据来宾市中级法院去年的判决书,陈文涛应退赔6036.8万元给广西博宣食品有限公司。但判决生效后,陈文涛分文未退赔。法官调查后认定,其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的判决。

  失信时间最长“老赖”

  全国有7名自然人失信超50次,最多的一人失信次数达79次,2家法人失信超百次。全国自然人失信时间最长的达24年,排在第一名的是广西博白人陈一斌。60岁的陈一斌早在1990年,就因欠款本息141.7万多元,由博白县法院立案执行。全国法人失信时间最长近20年。

  失信次数最多“老赖”

  上榜广西“老赖”中,谁“赖”的次数最多?“榜单”显示,35岁的韦家席失信13次,登上失信自然人第一。根据象州县法院去年的判决,韦家席应归还叶某等多人的借款近200万元。可事实上,韦家席分文未还。

  赖账次数最多企业

  “榜单”显示,广西斯壮鹏丰房地产公司失信次数为7次,法人代表叫杭德帆。根据南宁市青秀区法院2012年的判决,该公司应支付给林某等7位业主4500元至2.2万元不等的逾期备案违约金,共计7.65万元。但该公司有能力支付,却分文未付。

  新闻链接

  全国“老赖”之最

  欠钱最多“老赖”

  从排行“榜单”上看,全国失信金额最高的“老赖”是59岁的闫占新,失信金额超3.8亿元,案件执行法院为广州萝岗区法院。法院认定,闫占新之所以“上榜”,是因为他违反财产报告制度,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并且转移财产规避执行。

  欠钱最多法人

  全国失信金额最高的法人是广东开平香江温泉有限公司,失信金额超3.5亿元。

  法官说法

  乘飞机被拦

  “老赖”急还钱

  “公布‘老赖’名单,是一种软惩戒,让‘老赖’声誉受影响。除了软惩戒,再配合限制‘老赖’乘飞机、贷款、出境等硬惩戒,威慑力还是很大的。”南宁市青秀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徐立荣如是说。

  据了解,自广西开始在网上公布“老赖”名单、限制其高消费以来,已经有多名“老赖”因不能乘坐飞机,或者不能贷款,主动找到法官履行还款义务。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