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社会治理、道路整治……即使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市郊村落,日常生活里,也或隐或现地存在着变与不变。即日起,本报记者近年来第三次前往奉贤区奉城镇洪庙村蹲点,希望通过几个剖面的采访报道,反映上海市郊近年来的快速演进。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阴转小雨
3年前,本报记者徐晶卉曾随村干部探访出院不久的独居老人朱宝才。那时,老人还住在低矮简陋的房子里,外墙未经粉刷,屋内简单隔出两间。除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几乎没有其他家具。老式的25英寸电视机,放在堆叠起来的箱子上。
如今,再见朱宝才,他已住进奉城镇红十字老年护理院。老人前些天发了次烧,手上还打着吊针。看护人员不时来照看,询问体感。虽然躺在床上,但竹席、被褥齐整,换洗衣物放在床头,老人看上去也颇为精神。
陪同的村干部陈玉芬介绍说,今年83岁的朱宝才参加过抗美援朝。他的三个子女都先他而去,如今只剩下孙辈。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如以往,朱宝才主动选择到养老院居住。
“到养老院里,有专业的护理,有同龄人相互聊天解闷,每天晚上还有看护人员值班,总体还是不错的。”朱宝才说。
在洪庙村的老人中,朱宝才算是开明的。2004年,全村纳入镇保,朱宝才的退休工资超过1000元,加上退伍优抚补贴,收入基本能支撑养老院每月3000元左右的开支。只要不生大病,医保也能填补医疗开支。
因为朱宝才情况特殊,膝下已没有子女,又为国家和村里做了不少贡献,村里对他给予了不少照顾。逢年过节,村干部总会带些礼品和慰问金来看他。说起这些,朱宝才也满是感激。
但像朱宝才这样的例子,在村里毕竟是少数。走出奉城镇红十字护理院的大门,东西两幢各5层楼的护理大楼里,隐藏着太多村镇的家庭故事。
在洪庙社区,一座护理院也仅有100多个床位,却要接收来自2个街道、9个村的老人。“基本是供不应求的。”陈玉芬说,朱宝才正是因为洪庙社区的养老院满员,才转入奉城镇红十字护理院的。
事实上,如今郊区养老的困难还不止于此。目前,洪庙村70岁以上老人有150多位,90%以上选择在家养老。专业护理人员何处寻,子女的时间如何调配,处理不好,都可能是社会问题。在60岁到70岁年龄段,村里也有150余位老人,未来如何养老,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洪庙村想过一些办法。对每位高龄独居老人,村委会都委托一位责任心强的邻居,每天早晚去瞧一瞧,门关着就问候几句。对每位独居老人,村里都会发放一张联系卡,上面写有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方便随时求助。村里的乒乓室、棋牌室、聊天室,也定期为老人敞开。
同时,在临近的村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不少居住在市中心的老人,平日到村里呼吸新鲜空气,种种蔬菜瓜果,周末再回市区看看子女孙辈,也算潇洒。虽然洪庙村还没有此类个案,但在村支书李华看来,今后也许会是新的方向。
如何安置农村的空巢老人,也是市郊城镇化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