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力量重磅出击第16届南宁国际民歌节

2014年09月03日 10:08   来源:广西日报   

  刘欣云介绍,《大地飞歌·2014》除了有好听的民歌,还有好看的“民歌故事”,故事中蕴含的浓浓广西元素,将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广西这片美丽的红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淳朴善良的人民。“民歌故事”以4条短片的形式,穿插在“缘”、“传”、“绿”、“梦”4个板块中播出,用手绘的效果和寓言童话式的风格,讲述民歌的起源和流传,讲述民歌如何流淌过人们的生命旅程,讲述人们因“大地飞歌”与广西结缘的动人故事。其中,“绿”的短片以音乐MTV的形式,讲述一个东盟姑娘和南宁小伙的爱情故事。“梦”的短片,表现“民歌节和我的15年”,首届晚会与刘欢合唱的小女孩将出现在短片中,讲述她与民歌节的情缘;担任15届保安任务的普通民警也将在片中亮相,讲述15年民歌节对自己的影响。“通过一个个平民的梦想,汇聚成我们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设计构思的初衷。”刘欣云如是说。

  2 民歌节上的广西力量

  壮乡搭歌台,四方来欢歌。在民歌节这个大舞台上,广西民歌、全国民歌、全球民歌交相辉映、相互交融,绿城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民歌节是展示国内外民歌的舞台,更是展示广西民歌的阵地,通过民歌节,广西民歌唱响海内外。《山歌好比春江水》《藤缠树》《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等经典广西民歌穿越国界,直抵人们心灵最柔软的部分。黑衣壮、天琴等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民歌瑰宝被挖掘出来,经过艺术加工,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广西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原生民歌在舞台上的精彩演绎,让世界了解了广西民歌的丰富多彩和艺术价值,吸引更多人来采集、挖掘、研究广西民歌。

  民歌节对于广西原创歌曲的推动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大地飞歌·2002》所展示的广西音乐人的创作力量。那届晚会推出了《壮族敬酒歌》《山歌牵出月亮来》《夜了天》《跺跺脚》《踢沙情》等原创歌曲,经过著名音乐人的演唱,有些歌曲成为新的经典民歌。十几年来,广西音乐人还为民歌节创作了《大地飞歌》《壮乡美》《蝴蝶吻花山》《广西好》《尖尖谣》《站在这坡望那坡》《中国,广西》《南国母亲河》等歌曲。

  在民歌节的舞台上,黄春燕、陈春燕、廖鸿飞、袁泉、潘傲峰、焦点乐队、哈嘹乐队等一批广西歌手经过民歌节的锤炼渐渐成熟,开始在全国舞台上崭露头角。近年,胡夏、汪小敏、弦子等广西新生代流行歌手崛起,他们频频登上民歌节舞台,为民歌节的广西力量注入一股新鲜活力。(记者 赵 娟)

(责任编辑:宋雅静)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