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我们为采访“九一八”亲历者而来,106岁的老人执意身着正装,戴白手套拍照。
志愿者给老人送来勋章。
《亲历“九一八”》一书送到老人手中。
在台儿庄战役中缴获的侵华日军坦克。
(方军 提供)
1937年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1938年台儿庄战役……老人“全景式”亲历抗战。他也是现在唯一健在的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指挥官。身上还留着日军机枪扫射留下的伤疤。
战史专家为老人寄来“老熟人”庞炳勋的照片。
即使“九一八事变”当年出生的婴儿,今天也已经83岁了。
身居北京,106岁的传奇将军王景芳老先生完整亲历了八年抗战。日前,记者随同作家方军把以王老经历为重要章节的新作《亲历“九一八”》送到老人家中,再听这位“九一八事变”亲历者讲述那场民族之殇,以及那段抗战岁月的细节故事。
王景芳1927年参加东北军,作为东北讲武堂十一期学生,事变当天他正在排演节目。老人日记里记载如下: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恰逢东北农历节日,我和于振海同学赶排话剧。夜十一时,正准备去排练,忽听炮声。以常识判断,声自西南日本站方向打来。随后炮声越紧,弹着点似在北大营一带。我们军校学员忙乱中集合。由值星官指挥(高级干部全回公馆去了)。我们只着随身衣服,打开军械库,每人发步枪一支,子弹五粒(军校当时有用于教学的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等)。值星官训话:
情况判断可能日寇向我挑衅,学员们要镇静。全体暂到营房后面北小山训练场集结。以观动静(北小山有标准钢筋水泥防御阵地用于教学,可容纳一个营兵力防御)。天亮我们再回学校。
谁料想,这竟是我们告别大好河山的开始……
王老如今还会唱当年的东北军军歌,唱着唱着就哭了,他说心疼。“当时东北军二十万人,日寇仅有两万人,我们执行‘不抵抗’政策,大踏步向关里撤退,不,是逃跑、逃亡,兵败如山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这个老兵还是想不通。为什么不打呢?你当官的只管发话,我们当兵的打呀。”
尽管对“不抵抗政策”极度不满,但王景芳一生尊敬张学良,称其为校长(东北讲武堂)。1936年12月,王景芳参加西安事变,随刘多荃部105师担任捉蒋行动部队。此时王景芳的任务是随部包围骊山华清池。
1939年,王景芳在南岳游击干训班任沙盘战术组组长,叶剑英任教育长。1943年,王景芳升任40军军长副官。日军扫荡太行山期间,军长庞炳勋率部几近弹尽粮绝。而日后,蒋介石启用40军参加河南受降日军活动,为这支曾经的“降军”正名。1949年,国民党青岛警备区(师管区)参谋长王景芳率部投诚。
解放后,王景芳来北京一度想找老教官叶剑英,却未能如愿。他还一度用当年留下的100根金条在门头沟投资开矿,结果可想而知……后来他只能在北京以蹬三轮车运输为生。“文革”中他遭到遣返,回到辽宁义县种地。1982年落实政策,举家回到北京。靠租房子居住,虽仍属生活拮据,但时有关爱老兵志愿者来访,给老人带来慰藉,而今老人仍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国泰民安。
本报记者 刘航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