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男子患重病弃疗捐角膜 曾为国戍边12载(图)

2014年12月17日 1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12月9日,张松伟签下捐献遗体眼球(角膜)志愿书,他希望自己离世后能给别人带来光明。 韩章云 摄

  虽然退役已经10年,但是曾经的徽章、退役证明、戎装照片等所有与部队相关的东西张松伟都珍藏着,他说这是他此生的骄傲。 韩章云 摄

  河南禹州市男子张松伟,是一名39岁的退役军人,曾经他有着健硕的体魄,从17岁入伍到29岁退役,他将自己12年的大好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边疆防卫。而如今,他被白血病侵扰,健康状况愈下,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的他放弃治疗,毅然签下捐献遗体眼球(角膜)志愿书。他说,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也要给别人留下光明。

  12月17日,记者在禹州市范坡镇张松伟的家中见到他时,他正在看一封由当地媒体转交过来的信。“这是一位也在我曾经服役的部队当过兵的战友写给我的,他在网络上看到了我的情况,鼓励我与疾病作斗争。”经过几次化疗,张松伟的头发已经掉光,身体也比较虚弱,但是战友的鼓励让他精神了许多。

  17岁时,带着对外面世界的未知和军旅生活的憧憬,张松伟入伍成为青海一名边防战士,一身戎装一穿就是12年。“我当兵时年龄还少,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在部队形成的,曾经的军旅生涯是我一生的骄傲。”说起曾经的部队生活和军人身份,张松伟很自豪,在退伍后的十年里,他依旧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认为他在部队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如何做人,人生在奉献中才精彩。

  而在今年4月份,一向身体健康的张松伟突然查出患有白血病,这让他和家人如遭五雷轰顶,陷入绝望。“去郑州的大医院检查、接受短暂的治疗,我实在承受不了,费用太高,医生说仅化疗、骨髓移植就需要将近100万,还有后期的排异,这对于我这样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张松伟无奈地告诉记者。

  退役后,张松伟当过保安、打过零工、闲时在家务农,收入仅够维持家庭基本开支,妻子徐艳华也在几年前下岗,现在靠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巨额的医疗费让张松伟和妻子陷入了绝望。“我很想活下去,但是无能为力,现在转院回到家保守治疗,说白了就是在等死。”

  “虽然家里的条件一直都不宽裕,但是我很满足,妻子贤惠、闺女听话乖巧。我一直觉得吃苦受累是男人应该承担的事,但是现在因为我病了,生活的重担都落在妻子身上,我真的很愧疚,很痛苦。”张松伟说,看到妻子为家里没日没夜的操劳,他很难过,从检查结果出来到现在,家里已经花去13万,与其进行没有希望的治疗,不如多陪陪家人,看看女儿们的成长。

  张松伟告诉记者,在医院治疗期间,他见过各种各样的病患,尤其是在看到得重病的小孩子时,他很揪心,很心疼。“我的病可能也治不了多久,就想在最后能给别人带来点帮助。最开始是和妻子商量捐献器官,但是接受过化疗后器官会受损,无法使用,只能捐献眼角膜。这样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也能给别人留下光明。”张松伟说。

  妻子徐艳华刚开始对张松伟捐献器官的想法很反对,但是亲身经历病魔对丈夫以及家庭的摧残后,她释然了,选择尊重丈夫的意愿。“我们知道重病的痛苦,如果能帮助别人重见光明,我们也心安了。”徐艳华如是说。尽管家庭的变故让徐艳华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但是她都默默地承担。

  张松伟的大女儿知道父亲捐献角膜的事,小女儿太小,还不知道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离别。“捐献角膜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吧,让她知道做人要有爱心,能奉献自己,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她们长大成人,只能现在为她们做个榜样。”张松伟告诉记者,自己的奉献意识也是在部队中形成的,他希望这样的价值观也能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