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前 喝了二两给自己壮胆
这回到南京录节目,舟车劳顿,加上第一次面对如此大的舞台,在录制前一天,吕飞龙吼了半个小时才把玻璃杯吼破,这让他很着急。后来找了点酒,“喝了一口,2秒钟就破了。又喝一口,又破一个。”录制当天上午,他又试了两个杯子,轻松吼破。录制之前,他又喝了二两,“壮胆,给自己打气。”可惜的是,因为总分太低,吕飞龙未能晋级。
高晓松对吕飞龙的无情打压也让不少网友“路人转黑”,更有网友发起了“高晓松滚出最强大脑”的话题。对于高晓松的质疑,吕飞龙直言:“有质疑很正常,我在节目中说过,高晓松是一个睿智、自信、自负的人,但一个人再聪明,也有知识面覆盖不到的地方,这项技能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高晓松给我1分的预判分,我是不服气的。”
吕飞龙:普通人轻易别练“狮吼功”
采访中,吕飞龙无意间透露,他最近开始吼鱼缸,“前几天无聊,我就吼了一下鱼缸(直径30厘米的圆形鱼缸),发现鱼缸里的水在跳,鱼到处乱窜。我想我再练个一年左右,应该能吼破鱼缸吧。”
虽然自己练成功了,吕飞龙还是认为普通人不要轻易尝试“狮吼功”。他觉得自己能练成功跟天赋有关,也跟练过武术有关。他提醒说,“长期练高音,有的人嗓子会废掉,男生能练出来、吼得上去的没几个。”
科学家说
声波碎杯 跟大脑有关
声波碎杯究竟科不科学?中国声学领域泰斗级人物、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的赵其昌教授展示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声波发生器提高到了133分贝,“相当于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噪声”,但玻璃杯没有碎。赵其昌教授表示:“除了声压级,还有两个指标很重要:作用的时间和它的频率。玻璃杯的谐振频率,我们测试过大概是500多赫兹,普通人都能发出这样的声音。”
科学评审魏坤琳表示:“完成这个挑战,本身跟大脑是绝对有关系的,第一,要听杯子的共振频率是多少;第二步,需要持续地通过控制喉部的发声,这需要精细的肌肉控制,还需要持续发出相似频率的声音,且这个声压必须有一定的持续性。”
《最强大脑》中,节目组专门请了有关机构对此项目展开分析和研究。在《最强大脑》微博中一项名为“你认为声波碎杯是最强大脑吗”的调查中,52%的人认为是最强大脑,48%认为不是最强大脑。
(责任编辑:杨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