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青灰色的老城砖已经在魏锦山家里放了俩月,“等身体好了,我再骑自行车给明城墙遗址公园送过去!”但这可能是他捐的最后一块老城砖了。
这些年,北京城内外危改、拆迁、修路、挖地基等施工场所,魏锦山是那里的常客。魏锦山用二八大杠自行车驮着城砖,一次驮两块,一趟趟给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捐城砖办公室”送去。近20年时间里,他一共捐赠了3600块老城砖,重达8.64万公斤。
走街串巷找城砖
“这就是明代的老城砖!”74岁的魏锦山说起话来有些喘,但只要一聊到城砖就来劲了。他三步两步走到阳台,不顾劝阻,弯下腰搬起48斤重的城砖,“长48厘米,宽22厘米,高13厘米。”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城墙承载着魏锦山的老北京记忆。朝阳门城墙是他小时候玩耍的地方,顺着马道上去,在城墙放风筝、摘酸枣,高高地俯瞰北京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城改造中,大量城砖散入民间,用于民房、防空洞、公共厕所的建材。1996年,北京市文物局呼吁市民捐砖,修复东便门古城墙,还专门成立了“捐城砖办公室”。
“听到政府号召捐砖的通知,我特别高兴!”当时的魏锦山还没退休,是一名普通工人。为了捡城砖,他成了“报迷”,从报纸上搜集各种信息:哪条胡同危改拆迁,哪儿修路,哪儿正在挖地基……下班之后,他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去工地上找城砖,西直门、虎坊桥、南小街、前门外、朝阳门、东直门等各个拆迁改造工地,一个都不落下。
发现城砖,就扛两块,用绳子拴在自行车后座上,骑车给东便门的“捐砖办”送去。“赶上休息日,我一天能送5趟!”魏锦山伸出五个手指,哈哈笑着。有时候城砖还没驮完,就随着砂土被施工方拉走了,魏锦山看着心疼。为了“抢”砖,魏锦山把城砖从土里扒拉出来,一块块垒在附近的便道上,到太阳落山,摞了有100多块,够一车了,他就给“捐砖办”打个电话,让他们直接来拉走。
后来,魏锦山的单位从国贸搬到了通州,京通快速修路时沿线民房又出现了大量古城转。他放弃坐班车,每天骑1个多小时自行车去通州的金属结构厂上班。“每天下班的路上,带两块城砖回家。”
18年时间里,魏锦山累计给“捐砖办”捐献的城砖,登记在册的就有3600块,平均每块砖重24公斤,共有8.64万公斤。
送砖全靠自行车
魏锦山眉飞色舞地讲着他的捐砖往事,老伴却在一旁露出担心的神色。
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魏锦山捐砖的十几年里,也遇到过几次危险。
1998年,他路过东花市的拆迁工地,看到土堆上有3块老城砖。眼看挖掘机的翻斗马上就要铲倒土堆了,魏锦山赶紧爬上去把城砖拖了下来。“挖掘机司机都差点跟我急了!”
有一回魏锦山驮着两块城砖送去“捐砖办”,由于车身重、惯性大,在崇文门撞了一位刚下公交的老人。治病、买营养品、赔了一笔钱,说尽了好话。
大约在2002年左右,魏锦山驮砖的自行车生生被压坏了。“路上汽车那么多,他这岁数的人骑车太危险了!”魏锦山的老伴说,“我担心他的安全,不想让他继续捐了。”为了让老伴放心,最近七八年间,魏锦山从骑车捐砖改成了推车捐砖。
“倔老头!”老伴静静听他回忆捡砖的事儿,然后撂下一句责备做饭去了。
“如果我不倔,能捐这么多城砖吗?”魏锦山趁着老伴走开,冲她的背影补了一句。
随着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的落成,当年号召市民捐砖的热潮渐渐退去。但魏锦山还是热情不减,几十年如一日找砖、捐砖。捐砖办撤销了,他就直接把捡来的老城砖放在城墙根儿。“说到底,我是舍不得这些城砖。”魏锦山说,“它们都是老北京的记忆,一旦丢了,就再也找不到了。”
城砖和瓷片里有“老北京”
多年来,随着城砖一起被魏锦山捡起的,还有1000多块碎瓷片。
“北京城一千余年建都史,各个朝代的人都在这儿生活。古时候不像现在,垃圾集中处理。碗、碟,随便就扔了,就地掩埋,到现在都成了文物。”捡城砖的十多年里,魏锦山也捡了不少瓷片。
最早捡到的是半片香炉,正捧在手里看呢,一不小心又掉地上,碎成两半。魏锦山把它带回家。后来在报国寺、潘家园看见有买碎瓷片的,他才知道这是好东西。随着捡到的瓷片越来越多,魏锦山买了好些书,已经能自己鉴别官窑、民窑,以及各个朝代的瓷片了。
1000多块瓷片,魏锦山想好好利用。四处搜集来别人家装修剩下的三合板,裁成大小均匀的长方形。把瓷片按年代或类型分门别类,在纸壳板上描下瓷片的形状,剪下再描在三合板上,用自制的钢丝锯掏个圆窟窿,把瓷片镶嵌进去。一百七十一块镶了瓷片的三合板,挂满了家里的每一面墙。“你看这只碗,是清代的。”他颤巍巍打开壁橱,拿出一只碎瓷片拼成的青花瓷海碗,“这东西不值钱,可它是一段儿历史。”
看的书多了,魏锦山也知道了瓷片上的讲究:喜鹊落在梅枝上,是喜上眉梢;一个碗上画着三个戟、一朵莲花,叫连升三级;瓷片上画着鹭鸶鸟、一朵莲花,寓意一路连科;一只梅花鹿、被大风吹弯的松枝,那是一路顺风。
这些瓷片,魏老也打算和城砖一样,捐出去,“我喜欢这些瓷片,可我也不卖,将来全捐献给博物馆,一个都不留。”本报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姚瑶(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