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是“蛮拼的”:90后大学生过年回家“被逼婚记”

2015年02月11日 18:18   来源:新华网   

  “今年寒假刚回家,爸妈就把单人床换成了双人床!”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尹航假期遭遇的尴尬;“过年走亲戚,被问得最多的就是"对象"。”这是不少90后大学生的一致吐槽。

  不知不觉,90后也已迈入了“晚婚族”的行列,根据政策规定,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的初婚者为晚婚。属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也难以“幸免”。90后大学生们向作者讲述了被父母“逼婚”的无奈故事。

  无言的鞭策:儿子,床这么大,如果空着也挺浪费的,对不对?

  自从2008年搬进这个居室,尹航从来就没换过床。可今年刚一回家,妈妈就为他订了一张比旧床宽不少的双人床。爸爸郑重其事地说:“儿子,床这么大,如果空着也挺浪费的,对不对?”尹航顿时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虽然没有明确说找女朋友的事,但他们已经在用行动告诉他,你已经不小了……

  情感的绑架:她比咱家闺女还小一岁,你看吴阿姨一家多幸福。

  放假刚一回家,湖北师范大学处于大四毕业季的双儿照例被爸妈好吃好喝招待着:工作找得怎么样?在学校是不是很辛苦?身体如何?可没过三分钟,妈妈便不经意夹了个鸡腿放在她碗里,对爸爸说:“跟我一起跳舞的那吴阿姨的女儿,今天把她男朋友都带来啦,他们家商量着年底就要举行婚礼。她比咱家闺女还小一岁,你看吴阿姨一家多幸福……”

  发小的刺激:还记得你的发小楠楠吗,她都怀上孩子了,你去看看!

  丽明今年刚刚23岁。过年回家,爸妈叫她去看看已经出嫁的小伙伴,曾经的发小已成妈妈。“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味道。”丽明说,她明白妈妈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已成家生孩子了,而自己连对象也没有。“你呀你,让你不要眼光太高,你不听,你自己看看人家楠楠一家三口多幸福,你一个人在那大城市打拼有什么意思?跟你说,你一天不嫁出去,我这心里一天都安心不得。”妈妈说完便是开始向三大叔四大姨打电话约相亲的事。看到这一切,丽明也很郁闷,“好像我留在他们身边是个祸害。”

  无处不在的“中国式亲邻”:你家孩子都那么大了咋还没结婚?

  在复旦大学读研三的静静由于读研耽误了恋爱,今年一回家,平时离得很远的亲戚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各个关心得不行。尤其是今年,表弟结婚了,她更加觉得自己好像被当成“一个急需拯救的、跌入悬崖的失意者”。可是过年少不了走亲访友,她只好尽量在家宅着:“我不想在别人面前抛头露面,以防自己被姑姑婆婆们问得招架不住,说出人为什么要活着类似的哲学问题。”

  不止是静静一看到邻里亲戚就“头大”,南开大学研二的小夏也被这些亲邻们关心得很尴尬。小夏今年刚刚和前男友分手,一回家,“二楼、四楼、五楼的阿姨都跑来旁敲侧击关心我的感情问题,她们这么紧张,带得我也很慌。”

  在逼婚这件事上,有人认为,这与传统的家族观念不无关系。结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在家族观念中,不结婚就“不正常”,结了婚不生小孩则视为“现行反革命”。在大多数长辈的意识里,子女的婚姻是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事情,“所以整个家族都催促着你。”静静无奈地说。

  总比你早的“别人家的孩子”:“二舅家的表弟都订婚了,你连个女朋友都还没着落!”

  “二舅家的表弟都订婚了,你连个女朋友都还没着落!”这句话已经成了阳阳爸妈迎接他回家过年的必备语。今年读研二的阳阳25岁,过年回家同学聚会,突然发现好多同学都结婚了:“小学的同桌孩子都有了,大家除了谈论彼此的老公,就是幸福地分享各自出生不久的孩子照片。”

  这种“同伴压力”在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出生在某中部省份农村地区、现在中山大学研二的小月对此深有感触:“那些没有到外地上学的小伙伴,现在很多都已结婚生子了。”也难怪父母会看着人家的孩子就羡慕。

  怕被动必须“先下手为强”:你再不找,就只剩人家挑你的份儿!

  “他们总跟我说,家里不比大城市,在这里女孩子25岁还算是不错的年龄,真到27、28岁就只剩被挑的份儿!”小夏委屈地说,“可是,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毕业之后要去哪里工作,怎么找啊?”像小夏的父母一样,“先下手为强”也是不少中国人的观念。

  “中学找对象,家长都用过河拆桥;大学找不到对象了,家长改用无中生有了。”网友西红柿炒鸡蛋调侃道。在婚姻更加追求精神契合的今天,找对象越来越不是一种可以拿出人生时间表进行“规划”的内容。(参与采写:侯帮兴 冯慧文 刘雅萱)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