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增长将从超高速转向中高速,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新常态。经济结构将会得到优化调整,以制度和技术创新为主体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会更加持久,社会民生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治理。同时,经济新常态会带来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也会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新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比例,减少过剩生产能力,又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带来经济增长的活力。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算,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4年的0.469;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从2008年的3.3倍下降到2014年的2.9倍。改革发展的成果会更多向低收入人群和贫困人口倾斜。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改善收入分配相配套的强化民生的政策措施,低收入人群和贫困人口的收入明显增加。这方面最好的例证是农村“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和保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新农保”的快速推进。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程中,我们不能不考虑到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影响。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会下移一个台阶,居民收入也会相应地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居民收入差距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是会扩大还是缩小呢?大量的最新国际研究文献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与一个国家收入差距变化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引起收入差距变动的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增长方式,即是包容性增长还是非包容性增长。即使在低速增长时期,如果贫困和低收入人群能够参加经济增长过程,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收入差距仍会缩小。
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仍需要全面推进,加大力度,因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虽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收入差距仍处在高位水平上;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亟待建立全社会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助于经济新常态的稳定性。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让低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收入,无疑会有助于社会消费倾向的上升,从而实现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解决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会带动社会公众的公平感的上升,会有助于社会稳定,为经济新常态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不能以保持经济增长为借口,延缓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步伐,减轻改革的力度。
在经济新常态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态势。首先,稳定就业应该是重中之重。其次,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支出的部分要保持稳定增长。在经济增长减速时期,政府财政收入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我们始终坚持不挤压民生支出的原则。正如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2014年“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这为我们的收入分配改革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
总之,经济新常态对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未来我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收入分配公平性的进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力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和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力度。中央已经下了决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目标是可以完全实现的。(作者 李实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