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们这墙体,全部用的都是消音板。”昨日,西北热电中心京西热电集团总经理赵剑波指着一座约有40米高、灰白相间的建筑说道。用了两年多时间建成的西北热电中心令赵剑波感到骄傲,他说就像完成了一个作品。位于石景山高井的西北热电中心于去年年底建成,至今已经履行了200多天的燃气发电使命。今年冬季,它将完全取代北京两座最老的燃煤电厂——石景山和高井热电厂,成为西北地区供电、供暖的主力军。西北热电中心“上岗”后,将每年减少燃煤550万吨。
按照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任务要求,本市要在2016年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以逐渐替代所有燃煤电厂,西北热电中心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从2012年开工,经过了70多次会议、28个月的苦干,穿过9处河流、4处铁路,人歇机不歇、调试阶段一天不休……用了3年的时间,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热电中心。
“你看,像这样的燃机有3台,天然气经过这个燃机后,开始燃烧做功,带动一台发电机发电,热烟机再进入余热锅炉,产生热水蒸气,进入汽轮机,再次做功发电……”在3-4层楼高的机房里,工作人员向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了燃气发电之所以高效的原理。和以往燃煤发电厂的机房相比,这个新的机房最直观的变化是噪音小得多,不用费劲也能听到人声。据工作人员的解释,原因是所有墙体上都安有吸音板,屋顶遍布消音器,燃气设备上还装着消音装置,噪音标准达到了国家二级水平。
噪音的感观只是变化之一,与老的燃煤电厂相比,西北热电中心的变化还有很多,“老百姓可能感受不明显,但是我们的感受就太大了,简单来说效率提高,操作简单。”赵剑波介绍说,京西热电集团每年可以减少近320万吨的燃煤量,相应带来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也都以千吨计量,目前供热已实现最大化。
与燃煤电厂相比,西北热电中心的办公条件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机房旁边的主控室是个大阳光房,17台机器正在跳转着各种数据。透过房顶上的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北热电中心京西热电”几个大字。赵剑波向北青报记者翻出自己在夜里拍的主控室夜景,“看见没,透过窗户就能看到外面的‘西北热电中心’,这几个字还是著名书画家苏适写的。”虽然办公条件改善了,但工作却不比原来放松,目前京西有200多个工作人员,由于人手并不多,一个人往往需要负责多个机组。
除了西北热电中心之外,其他三大热电中心分别位于东北高安屯、东南高碑店和西南草桥,计划于明年全部完成建设并投产。四大热电中心建成后,一共将削减920万吨燃煤。每年少烧的920万吨燃煤是个什么概念?如果用16米长的货车装载,一辆接着一辆,可以从乌鲁木齐排到北京。四大热电中心建成后,全市将不再建新热电厂,新增电力需求将通过外调电力解决,外调电比例将超过70%。到2017年,本市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将由2012年的25.8%降至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7%。
今年是本市压减燃煤工作五年计划中期节点,王安顺市长与环保部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到1500万吨”,据此测算今年本市将再压减燃煤400万吨,以完成国家考核目标。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