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无数怀揣创业梦想的人们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寻觅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要素……
“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一年半前,习近平总书记一连用3个“不能”,再次发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角。
2014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超过1.3万家,比上年增长1倍多;企业实现总收入3.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孕育了260家上市公司的中关村,究竟有着怎样的创新密码?给人以怎样的启示?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社记者历时数月深入调研,解剖“中关村样本”。
政府与市场——市场力量推动科技创新的样本
启示一:在中关村,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携手同行”,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圈,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在美国硅谷没有一个管委会,政府似乎也没有做规划,却产生了高科技产业的集聚?背后推手是什么?本质原因是什么?”
这一系列问题,很早便引起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的好奇,也成为中关村一直探索追问的话题。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雷毅有几次跟中关村管委会去外地考察对接项目,对此深有感触:“不管跟哪个领导出去,企业名单在主桌上,领导的名字在副桌上。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中关村,企业是主体。”
中关村鼓励创新,管委会是什么角色?
中关村给出答案:中关村管委会是北京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没有行政审批权,也没有独立财政,只能是创新创业的服务者。同时,政府必须冲在一线、给出支撑,弥补市场机制不足,让市场资源有的放矢。
“一笔天使可以拯救一个团队,也可以创造一个产业。”科技创新小企业、新想法亟须有天使投资持续供血。然而,现实情况是投资机构往往惧怕承担风险,国内天使生态并不成熟。
中关村登高一呼,提出创设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以市场化手段与投资机构共担风险,调动投资人热情。
以“天使投资”为例,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关村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与14家天使投资机构合作,设立14只基金,总规模达13亿元。其中,中关村引导资金承诺出资1.3亿元,政策资金被放大近10倍。
把政府的资源与市场的资源集成打包,给创新者提供一站式、自助式的服务——中关村还成立了中关村发展集团这个资源平台。
“只有政产学研用互动变多,科技创新才会带来效益。”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军说,集团在政府、市场、创新主体、科研院所等各方之间协同服务,放大政策支撑、撬动资本市场的力量,给创新企业带来更多支持。
企业成为中关村自主创新的绝对主体,也成为享有中关村创新服务的主体。
“创业回到中关村,政府部门会问‘我们能帮你什么?’”从硅谷回国创业的何搏飞感慨地说,类似“How can I help you?”这样的说法在国外一般都是服务员、银行柜员用的,隐含的主语是“你”,说话者把自己的身份放得很低,足见中关村在服务创新主体上的意识转变。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点亮更多创新创业梦。
2014年6月12日,曾经专营图书的海淀图书城步行街正式改造成中关村创业大街,联想之星、天使汇等知名创业服务机构入驻。每天,这里都有若干场创业活动:对创业者而言,一天内既可与创业明星互动,也能参与创业沙龙,更能从项目路演中汲取养分。
负责街区运营的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秦君说,将核心区传统零售地标变身创新创业地标,这是中关村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的点睛之笔。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到90年代的一区五园,到2009年正式成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今天的一区十六园,中关村示范区已覆盖北京16个区县,并初步形成了由行业领军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创新型孵化器及创客组织、创业文化六大核心要素以及市场、法治、政策环境有机组成的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90后’创业者、领军企业骨干创业者、连续创业者、海外创业者成为中关村4支创业大军。”郭洪说。
2月4日,中关村发布“创业中国引领工程”,推动大众创业。
创业者超过20万人,以创新型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超过500家……到2020年,这里将成为全球原创思想的发源地和高科技创业者实现梦想的首选地。
“我们干的事情,就是把一切阻碍创新的桎梏解除,推翻‘五指山’、松开‘紧箍咒’。”郭洪说,对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充满信心。
信念与突破——创新自信的样本
启示二:“要创新!要创业!要实现梦想!”在这里,能够看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自信
什么是创新?行走在世纪之交的中关村,人们会指给你看,创新曾经是那条闻名遐迩的“电子产品一条街”。然而,今天的中关村人会给你更多答案:创新是小米手机、“万能芯片”和新型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群敢于突破的狂人,是一种不轻言败的信念。
从“跟随他人步伐”,到“自主创新研发”,中关村对创新的理解逐步加深,这与她一路上培育传承的创新自信密不可分。
中关村的自信来源于人才汇聚,来源于“土壤肥沃”,也来源于精神传承。这一切构成了中关村所独有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014年售出 6112万台手机,含税收入743亿元……创业4年多,小米科技实现了从行业追赶者到全行业追赶对象的转变,平均每11名员工实现1亿元收入。
“从现在起,我们向前的每一步都在书写行业新的历史!”年初,小米创始人雷军在致员工的信中鼓励大家“去到别人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
梦想,来源于最初的创始团队:5个“海龟”,3个“土鳖”,平均年龄43岁——拥有微软、谷歌任职经历的林斌,曾在摩托罗拉担当研发重任的周光平,曾负责谷歌地图3D街景等项目的洪锋……行业顶尖人才汇聚中关村,铸就小米的“超豪华”阵容。
在郭洪看来,小米的快速成长恰巧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最佳例证。“中关村有诸多创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创业系,如百度系、联想系、腾讯系、华为系。这些领军企业不断催生新的创业者,也不断给创业者提供市场,在创业生态中它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和小米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产业内“最好的人”早已汇集中关村。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对此深有体会。“今日头条依托的推荐引擎技术并不普遍,国内精通的不足百人,北京中关村占了绝大多数,其他城市很难找到。”在尖端人才助力下,“今日头条”创业两年多,累计用户超过2.4亿,每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
创新自信也有赖于中关村创新创业精神的“薪火相传”。
从陈春先、柳传志,到张朝阳、李彦宏、王志东、徐小平,再到张一鸣、许单单,今天,无论商业成功还是失败,创业成为中关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2008年,以创业培训为使命的“联想之星”问世。柳传志形容此为“用联想总结的实践经验,告诉你如何做企业家,或者是否适合做企业家。”如今,“联想之星”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平台。
“联想之星就是通过天使投资和培训孵化,帮助这些规模很小的极早期创新型企业定战略、找资源、找人才。”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部副总经理周自强说。
在中关村,联想的做法并非个例。“中关村创新创业基因是代代相传的,在这没人愿意‘老老实实’的,有机会就会想去创业。看看微软、百度已经培育出多少人才就知道了。”中关村论坛协会秘书长夏颖奇说。
这群“不老实”的创业者还包括像徐小平、雷军这样的“明星天使”,他们“现身说法”,帮助判断、评估甚至投入年轻人的创新梦,形成了充满“正能量”的创新创业明星导师机制。
“中关村创新创业的未来属于80后、90后的,他们在人生的最佳时期、创新创业的黄金年代,中关村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搭起平台、做好服务。”秦君说。
专注于穿戴式设备、虚拟现实领域的蚁视科技的覃政;致力于打造“图像识别的新一代引擎”的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不久前,《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榜单中,北京占13位。
这是《福布斯》中文版与美国版连续第4年一起,寻找并发现各自国家最优秀的年轻创业者……
人才汇聚、鼓励创新、包容失败、文化传承,越来越多的创新思维正在中关村萌芽,越来越多的“瞪羚”正从中关村起步,越来越多“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正与中关村紧紧相连。而中关村则收获着她独有的创新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