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庆市长:重庆棚改获国开行550亿授信 欢迎PPP模式

2015年05月12日 10:2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夏一仁 张晓峰

位于重庆市区的棚户区被高楼环绕 记者 夏一仁 摄

重庆市渝中区厚慈街即将被拆除的棚户区建筑 记者 夏一仁 摄

  在重庆市渝中区南纪门厚慈街,经营了12年洗车行的李林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因为处于棚户区改造范围内,他的洗车行马上要面临拆迁,李林也早就想拿着拆迁补偿款到新的地方开一家新的洗车行。

  到2017年,李林所在的重庆市渝中区将完成131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其中拆除重建类项目共44个,约119万平方米;修缮加固及改扩建类项目约12万平方米。而这只是重庆市棚户区改造任务的一部分。

  2017年前完成120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2013年至2017年5年共计划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要求5年改造城市棚户区800万户。

  而根据《重庆市2013―2017年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重庆市城市棚户区改造总任务为1233.59万平方米、142701户,规划共涉及323个片区,分布于重庆35个区县。

  2015年4月24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重庆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稳增长与社会和谐。各区县、各部门要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加快改造进度。

  重庆市渝中区区长扈万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及重庆市政府2013年8月出台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到2017年渝中区需要完成的棚户区改造任务为131万平方米,涉及该区的11个街道共2万居民,大大小小有53个项目。

  在4月24日的会议上,黄奇帆重申了重庆推动棚户区改造的意义,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使“棚改户”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产权,增加财产性收入,有效拉动投资、住房消费需求,为“稳增长”提供动力支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棚户区改造后置换出来的土地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土地资源,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以重新利用,最终旧城改造了,获得级差地租的资源。黄奇帆认为,这将是“重庆历史性的大规模拆危旧房、棚户区的最后一仗。”

  钱从哪里来?国开行提供授信

  国家开发银行受国务院委托,近期在全国范围内授信2万亿,以4到5年为执行期限,为旧城改造提供融资贷款。重庆市此前获得授信271亿元,涉及6个区县,此次又有11个区县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申请贷款总额为286亿元。

  “286亿加271亿,应该是550亿元。” 黄奇帆在4月24日的会议上表示,“重庆市有38个区县,17个区县分享了(贷款),还有21个区县,之后可能也会申请开发行授信。” 黄奇帆要求重庆涉及贷款的17个区县成立专门班子进行筹划。

  会上,黄奇帆还给大家算了一笔账,重庆拆迁1200万平方米,每平米如果需要5000多元,总共需要近700亿资金,国开行已经授信的资金为270亿元,计划授信的有280亿元,剩余资金可以通过商业银行、PPP来化解,总体资金总量平衡。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程志毅透露,2013年,他们根据重庆市棚改工作计划向国开行提请了融资需求,2014年重庆市先后印发了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和管理流程,首批次的51个项目于2014年11月经评审通过后获得授信总额度为271.9亿元,今年3月已发放30亿元,4月底前,国开行给重庆又到位了资金22亿元。

  对于如何使用资金的问题,重庆渝中区区长扈万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此次的270亿先期下发的拆迁贷款中,渝中区将获得42亿,再加上区的自备金总计50亿,这50亿资金我们一定要专款专用,所有资金将全额全资用于棚户区和危旧房的拆迁工作上,决不容许有半点挪用!”

  改变运作方式,鼓励团购存量商品房替代安置房

  黄奇帆表示,2012年之前的十几年,棚户区改造是靠“市场运作、政府导向、开发商投资”,受益于重庆主城平均房价近4倍的增幅,由市场进行开发,“拆了100万平米的房子,可能建200万平米的住宅、写字楼,重庆政府还能够在拆棚户区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土地批租收入,用以支持基础建设。”

  现在则要更加精打细算。重庆市在此轮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提出了“科学规划、分类实施、节约用地、资金自求平衡”的18字方针。黄奇帆对此的解释是:重庆市政府不要求区县再产生土地出让金,也不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只要“各种投入与土地出让达到资金平衡”。

  黄奇帆强调,“每个地块都要更加精心设计,把城市设计搞好,把规划搞好,把控规搞好,把建筑设计、楼堂馆所的形态设计都搞好,同样一块地,可能会提高20%的土地卖价,这是一个可贵经验。”

  在拆迁安置方面,黄奇帆表示,一方面,重庆将鼓励团购存量商品房替代安置房。“商品房要缴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保障房如果自己建,这些税按政策可免,现将商品房回购做安置房,相关税费可以退,用于拆迁安置。”另一方面,“老百姓选择货币安置的,也会去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房,最终重庆房地产一举几得”。(记者 夏一仁 张晓峰)

(责任编辑:宋雅静)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