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头30年,沿海经济带率先崛起,使中国经济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总量跃居世界前列。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既是经济增速的换挡期,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而转变发展方式包括转变国土开发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即从过去过度依赖沿海发展,到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带协调发展。
从地域上看,长江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点,这是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中国经济新棋局。
目前中国经济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最大的潜力在于挖掘内需。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增添强大发展后劲。
首先,建立长江经济带本身是以经济流向为重要依据的,因此下一步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这就需要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在现有基础较薄弱的长江中上游腹地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网,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之一。
其次,长江经济带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培育和壮大龙头。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是上海,但开发重点在中上游。而对中上游广大腹地,上海鞭长莫及,需要有城市担当“二传手”和“中继站”,武汉、重庆适合这一角色,它们能否发展起来,是长江经济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第三,现有的4个自贸区均在沿海,这是沿海经济带继续发挥作用的自然延伸。而开发长江经济带,则呼唤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出现自贸区,以此来挖掘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笔者认为,长江经济带能否衔接起来实现腾飞,关键取决于重要城市能否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在著名的美国“波士华城市群”中,纽约处于五个都市区较靠中间的位置。相比之下,上海处在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所构成的长江城市群连绵带的最末端,更需“助手”。长江经济带范围包括11省市、面积205万平方公里,要使如此广袤、发展水平又相差较大的区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分片”建设城市群、再使城市群相互对接,是建设长江经济带,将其打造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带的必由之路。▲(作者是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