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江经济带而言,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环境承载力支撑发展、经济与环境关系相对紧张、经济与环境关系加剧紧绷、环境承载力接近或达到上限4个阶段。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这是长江经济带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着建设长江经济带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黄金水道的经济价值毋庸置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是建设长江经济带必然注重的着眼点。
为什么要建设绿色长江经济带?
对长江经济带而言,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环境承载力支撑发展、经济与环境关系相对紧张、经济与环境关系加剧紧绷、环境承载力接近或达到上限4个阶段。
自古以来,长江经济带地区就素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之称,而这些美誉都受益于其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汉朝时期,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在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结构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大自然的馈赠。因此,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历史经济繁荣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密不可分,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得益于环境承载力的支撑。
然而宋代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宋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南宋末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批南迁,使长江流域人口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促进长江流域的大规模开发。人们在山区毁林开荒、刀耕火种,在沿江筑堤围垸,致使流域被侵蚀,江水浑浊,水灾频发,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由和谐变得相对紧张。
明清至近代,长江流域人口与环境关系更加紧张。人口的增加、膨胀、流动,在推动区域经济开发的同时,也导致了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明清两代是垸田发展期,清代中后期以后人类无节制滥垦,使长江经济带的人地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导致自然灾害频繁,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更加紧绷。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更是承担起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重任,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以2014年为例,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以不足全国2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40%的GDP。但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在这片不足全国20%的土地上,分布着全国30%的石化产业﹑40%的水泥产业,以及武钢、宝钢、攀钢等几大钢铁基地,集聚了全国43%的废水和35%的二氧化硫排放。水体污染、挖沙干扰、野蛮捕捞,越往长江中上游走,重化工的味道越浓,粗放式排放越普遍。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承载力已然接近或达到上限,成为其持续发展的瓶颈。
对长江经济带而言,其经济发展破坏的不止是环境,还有所赖以生存的原始资本;损害的不止是生态,更是其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无疑为沿江地区新一轮增长注射了一支强心剂。此轮经济发展必然要抛弃以牺牲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发展方式,探索创新绿色的,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是可持续的,强心剂将会成为新一轮增长的助燃剂。
建设绿色长江经济带面临哪些挑战?
一是更高经济发展需求与已经接近或达到的承载力上限之间的矛盾。尽管长江经济带沿岸地区的平均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位居前列,但其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从需求角度看,长江经济带集聚了全国1/3的人口,但除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外,其余省市的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大的人口基数和较低的城镇化率决定这一地区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弱。
从供给角度看,长江经济带集聚了钢铁、石化、汽车等多个工业基地,强大的生产能力决定这一地区有着更高的经济发展愿望。然而,多年来持续、高速、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消耗了过多资源,排放了过多污染物,致使这一地区环境承载力已经接近或达到上限。
二是冲动的区域发展愿景与不匹配的环境本底之间的矛盾。多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一直是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但其内部各地区的发展也是极不平衡的。从经济总量看,长江上游4个省市经济总产值占长江流域的22%,中游3个省份经济总产值占24%,而下游4个省市创造了54%的经济总产值。从污染排放看,长江流域的废水23%来自上游,27%来自中游,50%来自下游。需要合理利用区域发展需求,缓解重点区域的环境压力。
三是短期利润诱惑与长期环境欠债之间的矛盾。多年来,长江经济带粗放的发展方式之所以存在,自有其合理性。因为这种生产方式的短期成本低、企业利润高、政绩见效快。可见,绿色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对原有经济增长方式的摒弃,也是一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存在阵痛。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