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家银行密集布局“一带一路”战略

2015年06月25日 07: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的推进,商业银行在此领域的战略布局大幕也逐渐开启。24日,中信银行联合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建设、中信重工、中信国安、中信资源、中信工程、中信环境等公司,在北京高调宣布将投融资7000多亿元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其中,中信银行提供超过4000亿元融资支持。

  中信银行还同期设立了“一带一路”母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基金由中信银行全资下属的信银振华(北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和管理,将按照母基金方式运作,通过PPP、走出去、并购重组、产业投资等四类子基金,专项投资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生态环保、新能源、现代农业、文化教育等相关领域。据中信银行介绍,力争五年内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达到5000亿元,为区域内重点项目拉动1万亿元融资。

  据悉,在重点项目推动上,中信银行将实行名单制管理,建立重点项目营销小组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等机制,注重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时限。中信银行行长李庆萍表示,中信银行将依托集团强大的综合经营优势,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成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银行之一。

  梳理最近银行的动向可知,除了中信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的国内其他多家银行都在积极谋划“一带一路”战略,欲从网点布局、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发力。

  中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年初的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国际化是中行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中行将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努力成为“一带一路”的金融大动脉,其目标是2015年提供相关的授信支持不低于200亿美元,未来三年达到1千亿美元。就在不久前,中行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中银香港拟出售旗下南洋商业银行股权,同时,中行在东盟地区部分机构业务及资产拟重组并转让予中银香港。中行称,通过集团内部重组,将东盟部分机构和业务并入中银香港,正是中行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的重要举措。

  业内人士表示,从中长期而言,“一带一路”等战略将拉动贸易、企业并购及投融资需求,并为近两年来利润增速集体有所下滑的商业银行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并将有助于商业银行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布局。

(责任编辑:秦宇雯)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