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大规模丰容 动物加“福利”
牛上房 狮寻猎它们嗨了
“熊大”、“熊二”住进阳光玻璃房,不再是以前任人投喂的“下凹池”,大象有了“痒痒挠”,金丝猴玩起新装的吊床,羚牛竟然站在房顶上!
《法制晚报》记者上午获悉,北京动物园启动了大规模的动物环境丰容工作,截至目前,大部分馆舍的前期环境丰容已按计划实现。
“动物有被看的权利,也有不被看的权利。让动物能选择,就是保护其福利。”北京动物园主管环境丰容负责人介绍,国际公认的动物福利指其享有的五大自由:不受饥渴、生活舒适、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生活无恐惧的自由、表达天性。而在人工圈养下,最后一点显然很难满足。丰容就是通过人为的食物、气味和环境刺激,使动物尽量恢复和保持其原有的天性。
探访 羚牛上房揭瓦?
“快看!这牛都上房了!”从动物园西北门进入的游客一发现羚牛的奇特表现后,不禁拿起手机惊呼,羚牛却不慌不忙地在房顶上嚼着草踱步。
“羚牛是高山动物,野外栖息在高海拔的高山悬崖地带。它们白天藏在竹林、灌丛中休息,黄昏和夜间出来觅食。在近乎90度倾斜的悬崖峭壁上也能如履平地。”动物园工作人员解释,在动物园的羚牛们,显然不具备这种生存环境。
以前,羚牛馆舍只是一块平地,为了让羚牛找到“家的感觉”,工作人员将羚牛家的房顶用木梯连起来,并设置一些特定的角度,把食物放在高处。
这样羚牛就可以沿着梯子上到房顶,跳跃攀缘,慢慢在有限的空间内逐渐恢复自己“峭壁之王”的生活习性。
“熊大”不再住坑里
“熊大!熊二!”记者在亚洲黑熊馆旁边发现,很多小朋友趴在玻璃幕外观看黑熊,一只黑熊则调皮地半倚在斜坡上看着人们。
以前的熊山周边为凹下去两米多深的大坑,游客以俯视角度观赏黑熊,更糟糕的是,不少游客还拿各种零食投喂黑熊。工作人员说:“什么巧克力、可乐瓶子都吃过,这对黑熊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而现在,经过动物环境丰容,熊山升为了平地,并用玻璃幕墙隔开,既保持了熊的生活环境,也让游客们能近距离多角度地观赏。
狮子“球”中寻猎物
狮子们为何追赶一个“球”?饲养员介绍,这是利用狮子嗅觉好善撕咬的特性,将食草动物的粪便装于玩具中,置于狮子的运动场内,以锻炼狮子对食草动物气味敏感的嗅觉,让它们保留寻觅“猎物”的天性。
这是通过气味刺激进行环境丰容。即在动物馆舍内某个角落抹上具有天敌或猎物气味的液体,动物在闻到这种气味时的天性会立即条件反射出来,如狮子在野外就通过羊的粪便味道寻找猎物,这时狮子在其馆中就会立即做出匍匐、寻觅、扑打和撕咬的动作。
尴尬 “丰容”难懂 曾遭误解被投诉
国际上通常对动物园饲养展示的动物冠以“项目动物”的提法,即为实现动物园教育与保护工作而存在的动物,它们为人类发展做出牺牲,人类在从中受益的同时更要给以它们尽最大努力的关爱。上世纪90年代初,现任北京动物园副园长张金国从芝加哥带回丰容信息,在猩猩馆开展了栖架的搭建工作。这是中国动物园界最早利用“丰容”理论开始的探索。
“猩猩馆里还有旧鞋子、旧衣服!你们是怎么做保洁的?”由于游客对丰容了解很少,早期猩猩馆的一些小的用来丰容的物品经常被游客误以为是垃圾而投诉。
解读 享自由 它们“心情”好多了
然而,经过安全的环境丰容后,动物们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
在一些老式动物园里经常看到许多动物“蔫蔫儿”的状态,除了吃饭睡觉发呆,就是像机器一样反反复复地来回踱步。动物学研究认为,这也会造成动物内分泌失调、身心健康受损。
通过环境的改造、食物和气味的刺激这些主要丰容方法,使动物们能够恢复活力,改变以往,保持身心活力。游客们看到的动物也比以往更精神了,在观赏过程中也会主动获知到更多动物习性。
近年来,游客调查有一项是游客反映北京动物园的动物越来越少了,实际上这些年北京动物园展出的动物数量始终维持在一个水平,并略有增加,但游客的感觉也反映出动物园工作的成效,北京动物园的动物“被藏起来了”!现在的北京动物园不单是饲养展出各种珍贵动物的地方,也成为绿色休闲场所,成了有动物生活、展出的公园。
展望 丰容只要开始就停不下来
丰容就是对动物馆舍的改造吗?
据动物园丰容工作人员介绍,丰容是一种动态的工作,只要启动,就不能停止。动物们也会对一样东西逐渐厌倦,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经常变着法为动物带来不同的刺激。
“以动物为师、以自然为师”,北京动物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工作人员都在学习丰容的理念、做法,饲养员不能像以前进行简单的喂养,而要根据动物习性去放置食物。
今后,游客们每次走进北京动物园,都会发现和以往有所不同,虽然有时看不出具体哪里变化,但活力四射的动物们将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