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油气资源分布明细

2015年07月17日 11:55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一带一路”中国原油进口情况

  概况

  2014年,“一带一路”国家在中国原油进口的份额为66%,中国90%的原油进口通过海上运输,其中80%需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通道。

  201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0838万吨,国内原油产量21141万吨,出口量60万吨,对外依存度为59.3%。

  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源中东(占原油进口总量的52.1%)、非洲(占22.1%)、中亚俄罗斯(占12.6%)、西半球(占10.8%)等。原油进口来源国主要为沙特、安哥拉、俄罗斯、阿曼、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阿联酋、科威特、哥伦比亚等。

  海上原油运输通道主要有: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通道(中东、非洲),太平洋通道(北美、南美)等。

  陆上通道主要有: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和中缅原油管道。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20年,我国原油需求为6.5—7.0亿吨,其中国内原油产量2.0亿吨,需要进口4.5—5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70%。

  中东占我国原油进口来源的“半壁江山”。中东是我国原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地,我国油气企业在伊拉克、伊朗等投资巨大。中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恐怖主义横行,我国投资和油气供应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建议

  不断开拓新油气供应基地,力争原油进口多元化。我国未来原油进口增长主要挖潜中东,稳健增加伊拉克、伊朗油气进口量;提高中亚俄罗斯油气进口总量。

  大幅增加我国陆上油气进口能力。中亚地区是我国原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地。中亚可连接中东“油库”,以中亚为基础,构建原油运输网络。加快中哈、中俄原油管道复线建设,打通中巴原油通道,开辟伊朗—土库曼—乌兹别克—哈萨克—中国油气通道。

  “一带一路”各国原油产消贸情况

  数据主要来自国土资源部、国家海关总署、BP、OPEC、EIA和IEA等,其中中国统计数据为2014年,其他各国均为2013年。

  概况

  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原油产量24.1亿吨,石油消费量14.6亿吨,分别占世界的58%和35%。

  按照原油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情况,将“一带一路”国家分为四类:生产国与净出口国、生产国与净进口国、消费国、贸易国、过境国。

  生产国与净出口国:中东、中亚俄罗斯均为世界重要的原油生产地(国),生产原油多数用于出口换汇,本国消费相对较少。中东六国(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2013年生产原油12.6亿吨,出口8.3亿吨,消费4.3亿吨,中东六国生产原油约2/3用于出口;中亚四国(哈萨克、土库曼、阿塞拜疆和乌兹别克斯坦)2013年生产原油1.4亿吨,出口1.0亿吨,消费0.4亿吨,中亚四国生产原油约3/4用于出口;俄罗斯2013年生产原油5.3亿吨,出口2.3亿吨,消费3.0亿吨,俄罗斯生产原油44%用于出口。另外,越南也是原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生产国和净进口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和埃及既是原油生产国,同时又是原油消费国。印度2013年消费原油2.3亿吨,需进口1.9亿吨,不出口原油;马来西亚、印尼和埃及国内生产原油基本能自足,均既进口原油,同时又出口原油。

  消费国:主要为东欧国家、南亚国家(除印度)等国内生产原油较少,原油消费主要依赖进口。

  贸易国:新加坡不是油气生产国,但是油气进口国和石油产品出口国。

  过境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是我国油气进口的重要过境国,另外,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将是我国重要的潜在过境国。

  中东、中亚地区、俄罗斯已是我国重要的原油进口地(国),未来仍将是我国新增原油进口的潜在地(国)。中东是我国原油进口来源的基石,加强合作,再难、风险再大也要积极推进;中亚油气合作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加强非能源领域合作;中俄能源领域合作要石油、天然气、核能、煤炭、电力、新能源等一起发展,东线西线并举,上游下游协调推进。

  油气过境国及潜在过境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过境国虽然不是我国油气进口的重要来源国,但是我国油气进口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应密切跟踪。

  建议

  坚持“互利共赢”原则,考虑资源国诉求,形成利益共同体。充分把握资源国由于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产生的对华合作需要,加强与资源国的合作,增加国际市场的有效供给。

  以“资源换市场”方式,加强与资源国“捆绑式”合作。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我国缺油,但炼厂产能过剩,以现有炼厂与市场为筹码和资源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中国天然气进口情况

  概况

  2014年,“一带一路”国家在中国天然气进口的份额为86%,陆上天然气管道进口的份额为54%。

  2014年我国天然气进口583亿立方米,其中LNG进口270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进口313亿立方米。进口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占总进口量44%)、卡塔尔(占16%)、澳大利亚(占9%)、马来西亚(占7%)、印度尼西亚(占6%)和缅甸(占5%)等。

  目前陆上天然气进口线路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海上LNG进口路线和原油相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2014年输气283亿立方米,中缅天然气输气30亿立方米。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ABCD线。ABC线已建成通气,D线计划2016年投产。D线建成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将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输气系统,总输气规模850亿方/年。目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在建设,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仍在谈判中。

  我国天然气需要量大,需大量进口。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为4200—4500亿立方米,其中国内天然气产量2200—2500亿立方米,需要进口2000亿立方米。

  天然气进口不确定因素多。按照目前在建和规划管线和LNG接收站的乐观估计,到2020年,我国陆上管线输气能力为1650亿立方米,LNG进口能力800亿立方米。但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中俄天然气管道届时输气量、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存在“一女多嫁”、中缅天然气管道的资源落实、LNG价格偏贵等。

  建议

  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进口是关键。抓紧落实中俄东线天然气供应协议,加紧推进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谈判进程。目前,国际油价低迷,俄罗斯经济面临较大困难,需要大额资金渡过难关,是签署天然气长期供应协议的最好时机。

  以中亚为基础,连通俄罗斯、中东地区,构建中国—中亚天然气运输网络。加快中国-中亚天然气E线管道建设。抓紧规划中国—中亚天然气运输网络,将天然气运输网络和伊朗等中东国家、俄罗斯管道联网。

  “一带一路”各国天然气产消贸情况

  概况

  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天然气产量18212亿立方米,消费量15407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的54%和46%。

  生产国和净出口国:俄罗斯、卡塔尔、土库曼、印尼、马来西亚、哈萨克、乌兹别克和缅甸等是“一带一路”国家中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俄罗斯2013年生产天然气6048亿立方米,出口2255亿立方米,消费量4135亿立方米;卡塔尔生产天然气1585亿立方米,出口1229亿立方米,消费356亿立方米;中亚四国(土库曼、哈萨克、乌兹别克和阿塞拜疆)生产天然气1539亿立方米,出口691亿立方米,消费899亿立方米。

  生产国和净进口国:印度、伊朗、阿联酋和埃及等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国,但国内生产天然气不能满足需要,需部分进口。

  生产国和消费国: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和越南等生产天然气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基本不出口。

  消费国:东欧和南亚(除印度)国家国内生产天然气较少,其天然气消费均需要进口。

  过境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哈萨克等是我国油气进口的重要过境国,另外,巴基斯坦、土库曼等将是我国重要的潜在过境国。

  主要认识

  中亚地区、俄罗斯、卡塔尔和伊朗等是我国天然气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国)。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环境影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破解这一桎梏的重要手段就是大幅增加天然气的供给,中亚地区、俄罗斯、中东地区将在我国天然气进口中扮演重要角色。

  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是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要予以重视。2013年、印尼、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天然气出口量均超过300亿立方米,澳大利亚虽不是“一带一路”国家,但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资源潜力较大,距离我国较近,应进一步加强能源合作。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