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医疗等产业纷纷与互联网“触网”,看起来很“土”的农业也已站在时髦的“互联网+”风口之上,带着一股泥土的清香“钻入”互联网四通八达的脉络里。
浙江省宁海县一市镇的种植、购销大户也在互联网的神奇土壤下,积极接轨电商,一改以往四处找销路,多方寻卖主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缩短了产品到餐桌的距离。
以前,一市镇有很多农产品“经纪人”,他们到处拉关系,托人情,为的就是把一市的青蟹、白枇杷等鲜活农产品给推销出去。宁波点对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刚满曾经也是其中一员。他组织收购、销售农业合作社成员所生产的农产品,但是市场销路一直打不开。
“电子商务影响着越来越多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只有电子商务,才能开拓出农产品销售的新天地。”在一次交谈中,当地市场监管干部的这句话提醒了陈刚满,于是,他从2010年开始尝试通过网络销售鲜活农产品。
经过几年的运作,陈刚满结识了不少电商,也渐渐把产品打入了一线品牌网站。2014年12月,陈刚满果断接受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建议,成立了宁波点对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迈出了电商的实质性一步。
有了正规的“身份”,网上销路进一步打开。目前,除了淘宝网之外,公司的农产品已经爬上了顺丰优选、我买网、优菜网、易果生鲜、沱沱网等网站。如今,公司成立不到一年,销售额已经突破六百万元,估计全年销售额可达一千万元。
除了陈刚满的农产品“电商航母”,目前,一市镇的农户从事农产品与电商直接对接的有20多个,在网上为自家的农产品开辟销售渠道的人越来越多,原来“赤脚下田”的农夫们开始打造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一站式产业链,用鼠标点击屏幕,汇聚平台粉丝,成了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们在田间地头之外的日常。
据了解,2014年1-9月份,宁海一市镇通过电子商务销售青蟹约900万元,猕猴桃约120万元,白枇杷以及枇杷花系列产品约1600万元。
在网上“吆喝”,在线下采摘或快运,白枇杷、红心猕猴桃、蓝莓、青蟹……过去这些只能在集市和超市上卖的农产品,眼下纷纷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将犹带着泥土清香的农产品推向了全国,古老传统的农业正因互联网发生连接,从而形成裂变与新生。(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