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探秘中国最大在建人工岛:“智慧”造岛 加速变“绿”

2015年08月20日 2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余丹

  建设中的双鱼岛,“双鱼”雏形趋现,陆岛连接桥犹如一条“脐带”连接着陆域与岛屿。 余丹 摄

  中新网漳州8月20日电 (余丹)从厦门湾上空俯瞰,中国内地目前在建的最大离岸式人工岛——“双鱼岛”已雏形初现,连接陆岛的跨海大桥也已完成主体建设,犹如一条“脐带”连着陆地与岛屿,工程车在其上来回穿梭,向成长中的“双鱼”提供“养料”。

  20日,中新网记者实地探访正在建设中的双鱼岛。据了解,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的陆岛连接桥预计于今年年底即可通车。该项目总工程师黄宇朗称,建成后的陆岛连接桥总长度达1010.8米,将成为双鱼岛沟通外界的主要渠道之一,为双鱼岛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

  从整体来说,双鱼岛半径840米,规划面积221.67公顷,其中填海形成陆域面积182.3公顷。为此,开发建设者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从陆域山体取下3337万方土石方填入海中,于2014年底完成造岛工程。

  迪拜的“朱美拉棕榈岛”因其独特的棕榈造型闻名于世,而厦门湾南岸成长起来的双鱼岛也独具特色。“双鱼”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外形上酷似两只海豚环抱圆形。厦门湾也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由此确定设计建设方案,取名“双鱼”,相得益彰。

  双鱼岛还是由中国国务院批准的首例经营性用海项目,如何“绿色”开发?如何“智慧”经营?备受外界关注。

  记者步行穿过陆岛连接桥,登上双鱼岛,沿着外环道路看到,综合管廊、气力垃圾收送系统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双鱼岛工程部负责人李瑜介绍说,今年,双鱼岛建设工作重点将围绕填海工程竣工验收、外环路基本贯通、启动碧海银滩建设等重要节点目标加快推进。市政配套建设预计2016年底完成80%的工程量。

  “智慧”将贯穿于双鱼岛的市政、旅游、医疗等的配套建设中。建成后的双鱼岛将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全岛,岛民、游客可通过手机app接收到关于双鱼岛的资讯和旅行攻略。

  此外,岛内还将打造一个智慧服务中心,利用云数据信息监控,形成岛上绿色交通、绿色能源、导航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为岛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日常生活服务。

  以“慢生活”为主基调的3公里慢行步道、碧海银滩有望于2016年5月、8月率先投入使用。李瑜表示,目前双鱼岛植树面积已达170亩,年底前将继续完成10万棵苗木的种植工作,使双鱼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大岛”。

  而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碧海银滩,比照世界顶级的人工海水浴场——智利水晶湖进行规划、设计、建设,采用膜处理技术,从外海取水进行过滤和处理后使用,确保泳池海水的洁净。

  可以预见,一个集“绿色”、“智慧”于一身的双鱼岛将很快呈现在大家眼前。(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