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济南女性标准身材:身高1.65米 有双大长腿

2015年09月02日 09:30   来源:大众网   

经过小编仔细对比,发现张雨绮的身材符合济南女性标准。

  近日,英国网站Superdrug官网发起了一项实验,邀请18个国家的服装设计师对同一张模特照片进行了PS处理。在显示的结果里,人们除了惊叹各国审美的差异外,对PS出来的“中国理想女性身材”表示无法理解。有人自称被吓到尖叫,还有人严肃地假设:这种前不凸、后不翘的平板身材属于男人,PS者莫非搞错了性别?

  现在年轻人最追求大长腿

  在中国,或者在济南,什么样的身材才算是好身材,人们会喜欢什么样身材的女性?

  “当然不是越瘦越好。”潘多拉公司总经理张辉说。从职业模特的角度来看,评判身材的一个标准是“9头身”。形象一点描述,就是这个女孩一定要脖子长、腿长,三围比例比较突出,才算是好身材。

  从体重来看,对模特而言,1.65米的身高,体重在96斤左右,算是比较标准。如果不是职业模特,对普通女性而言,1.65米的身高,体重在100斤左右就算很标准了。

  张辉介绍,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比较偏爱的是身材比较纤细、匀称,有线条感的女性,脸、肩膀、胯部的比例一定要看上去协调。

  但中国人对身材的审美也在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比如,现在大家比较喜欢的是“大长腿”,就有专门的软件可以拉长女性的腿,这跟韩流有关,也可以看出人们审美的一个趋势。

  银座健身高级私人教练万吉福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女性和男性一样,在追求健康美。会用BMI指数(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来检测一个人的身材适宜程度,它的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当BMI指数为18.5~24.9时属正常,30以上属于肥胖。

  济南熟女们只要瘦就可以

  拥有模特身材的毕竟是少数,对济南的普通女性而言,什么样的是好身材?

  “比例协调、匀称的才是好身材。”高级形象设计师王真说。如今女性都很讲究穿着,经常通过“遮盖”身材的不完美,来达到整体匀称的视觉效果。比如,有不少女性是梨形身材,即上身很瘦,腰也很细,但胯大,屁股大,腿粗,女性们就会通过穿衣打扮,让自己整体上看起来“很顺溜”。

  王真说,其实从一些社交平台中,就可以看出济南女性的审美和对身材的要求。因为在社交软件中,大家上传的照片多是自己满意的样子或者理想中的样子,基本都经过了PS加工。

  年轻女性中,她们会做的是磨皮、美肤,尤其是放大眼睛。在身材中,年轻女性会为自己拉长腿,还会P出事业线。35岁以上的熟女们则不同,她们把身材的重点放在“瘦”上。

  时尚达人刘欣丽说,中国一些时髦女孩的审美也在欧美化。比如在国外,平胸会是一种时尚,有些追逐时髦的女性,反而会选择穿一些相对松垮或者街头风的衣服,虽然没有展现出完美的身材曲线,可是足够时髦。“不过,在年轻女孩中还是以瘦为美,就是追求一种纤细感,这样穿上松垮的衣服,才会更衬托出身材的纤细。”

  相关链接

  哥伦比亚和西班牙的模特图都不准

  各国人们对身材的审美,真如那18张PS图中所显示的一样?记者也盘点了各国网友的说法,看看真相是什么。

  一位哥伦比亚网友称,该国设计师提交的PS图片“和我国姑娘的体型几乎相反”,此人一定这辈子都没见过哥伦比亚女孩。

  来自西班牙的网友也打包票,证明这不是理想的西班牙女人身材。“我觉得接下这个活的家伙不懂怎么把人PS苗条。在西班牙,这种身材的女人一定会被当作胖子。”

  还有人认为,该实验本身就是多此一举。“只要看看这些国家的新闻图片,尤其是时尚杂志,就知道那里的女性理想身材是怎样的了。”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