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拟扶持700个蔬菜零售点 每个社区村配菜点

2015年11月30日 11:56   来源:北京晨报   王海亮

  海淀拟扶持700个蔬菜零售点

  2018年每个社区村将配售菜点 部分腾退空间用于城市休闲空间

  进行非首都功能疏解后,海淀区对腾退出的空间资源如何再利用?海淀区委书记崔述强表示,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要实现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海淀通过主动“瘦身”为“健体”提供更集约高效的发展空间、更便利完善的生活配套、更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腾退出空间资源。

  对于市民而言,非首都功能疏解意味着:在关停市场周边,新建改造76个蔬菜零售点,到2018年年底或将达到700个,保证每个社区、村都有买菜的地方;曾经的“城中村”、“蚁族聚集区”成了中关村森林公园。

  关键词:民生保障

  76个蔬菜零售点

  关停市场周边

  新建改造

  海淀区商务委主任王澎介绍,海淀在关停市场周边同步新建蔬菜零售网点,保证百姓生活便利。业态调整启动以来,海淀区共在关停市场周边新建和改造蔬菜零售网点76个,增加售菜面积近5000平方米,为居民日常消费提供保障。

  目前海淀区已形成拥有601个蔬菜零售终端(售菜面积达到8万余平方米)、327个规范化早餐门店的便民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海淀区已印发《海淀区菜篮子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根据全区社区、村及北部保障性住房的分布情况,按照平均每个社区、村都有一个规模售菜点的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资金支持标准,力争到2017年年底,扶持售菜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网点500个,到2018年年底,扶持总数达到700个。

  关键词:产业升级

  创新创业新地标

  海淀图书城

  转型

  海淀区发改委主任梁捷介绍,曾是全国著名电子卖场的中关村西区,通过产业疏解和业态调整,已转变为科技金融、智能硬件、知识产权服务业等高精尖产业重要聚集区。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后,商业面积比2010年减少了47%,其中电子卖场面积下降了65.3%。

  曾经全国闻名的海淀图书城,已调整转型为中关村创业大街。成立一年来聚集了车库咖啡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30余家,入孵创业团队超过600个,日均孵化创业企业1.6家,融资总额超过17.5亿元,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的新地标。

  被誉为“京城汽配第一家”的海淀四季青镇西郊汽配城由于已不符合区域发展定位,今年9月已关停,未来将在现有土地上打造“科技、金融、文化”相融合的现代金融文化产业园。

  关键词:生态环境

  中关村森林公园

  “蚁族聚集区”

  变身

  西北五环外的唐家岭地区曾是海淀北部著名的“城中村”、“蚁族聚集区”。梁捷介绍,经过整体改造,目前该地区已建成2300多亩的中关村森林公园,为周围居民和中关村高新企业职工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居住人口由原来的5万人下降至1.3万人左右,人口调控成效显著。

  梁捷表示,海淀将部分腾退出的空间用于城市休闲空间、公共绿地等建设,进一步提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专家点评】

  腾退空间资源配置 坚持两个原则方向

  第一,满足坚持和强化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功能的需要。

  第二,满足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需要。

  北京大学教授、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之后,腾退出来的空间资源如何配置,应坚持两个原则和方向。

  杨开忠说,第一个原则和方向是,满足坚持和强化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功能的需要。适合这种需要的腾退资源应配置给发展这些中心功能使用。海淀区把具备条件的部分腾退资源“聚力”于创业创新,是非常符合这一原则和方向的做法。

  第二个原则和方向是,满足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需要。增加不可贸易的地方性宜居产品,提升地方适合居住生活的品质,是建设国际一流宜居之都的必由之路。地方性宜居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方性公共品”,如幼儿园、学校、博物馆、图书室(馆)、绿地与开放空间等;第二类是“地方性私人品”,比如地方性餐厅、茶室、咖啡店、菜市场、购物商场等等。腾退后的空间资源,应注意满足这些地方性宜居产品,特别是相对更加短缺的地方性公共品提供对空间的需要。

  杨开忠认为,海淀区把疏解非首都功能腾退出来的空间资源,聚焦于民生保障、增强创新中心功能、生态环境,保障疏解之后周边百姓的生活便利,是符合上面两个原则和方向的。

  【建议解读】

  基本建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发挥中关村核心区的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面向全球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链条,将中关村核心区打造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端创新要素资源的枢纽。”

  刚刚闭幕的市委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的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海淀作为中关村的核心区,有何举措?

  “海淀将深化科技创新,基本建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委书记崔述强就此解读说。他介绍,下一步,海淀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快产生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优选推进领军型企业主导的链条型协同创新,军民、央地、科技金融、国有民营等融合创新,以及跨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同时,海淀将大力推动京津冀跨区域开放创新,形成以中关村为龙头、以当地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多元主体共建共赢的创新格局。

  崔述强表示,海淀将打造国家知识创新策源地、高端智库平台;聚集一批具有原创性、核心性、前沿性、战略性影响的双创项目;加快创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区,面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推进市场准入监管改革;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探索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和方式,改善人才流动方式。

  “发挥中关村核心区的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面向全球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链条,将中关村核心区打造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端创新要素资源的枢纽。” 崔述强说。

  -数说

  海淀腾退了些什么?

  9家企业工艺停产退出

  截至今年10月底,瑞萨半导体、通达耐火等9家企业实现生产环节疏解及工艺停产退出。东升镇的京辉气体公司转移疏解至房山;四方继保公司生产环节今年上半年外迁至河北保定。

  36个低端市场完成疏解

  据市统计局数据,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海淀区在全市各区中商品交易市场疏解力度最大,共疏解36个市场,营业面积减少23.3万平方米,出租摊位减少6649个,分别占城六区的41%、35%、44%。

  4400名出租大院租户被清退

  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风机二厂经层层转包,形成了外来人口聚集的出租大院。目前已全部拆除,疏解人口4400多人。下一步,将发展智能硬件等新兴产业和承载重大科技项目发展。

  同时,清理整顿集体土地上不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低端企业548家,整改面积129.4万平方米。

  5500名学生完成转移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向顺义杨镇、房山良乡转移5500名学生。大幅压缩区属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今年将区属3所职业高中合并为1所,校区减少3个,在校生人数减少16%。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王海亮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