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哺乳照”事件持续发酵,背后映射出特殊群体对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的需求。记者上午从市规划委获悉,未来本市客流量较大的换乘车站将设置“母婴室”,一般车站在无障碍厕所内设置“母婴功能设施”。
记者上午从北京市规划委获悉,新修编的《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将于明天开始,在北京市规划委官方网站公开征求意见。
随着本市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婴幼儿随父母乘坐轨道交通等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对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提出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设计要求。根据《规程》,客流量较大的换乘车站将设置“母婴室”,一般车站在无障碍厕所内设置“母婴功能设施”。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修订的《规程》在充分总结上一版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的经验基础上,以无障碍设施精细化设计为切入点,力求实现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的全覆盖,在提升本市老龄化人口出行保障能力、应对本市家庭人员数量、结构、生活习惯变化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体现了“安全性、前瞻性、普适性”三大理念,落实了“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等多项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新《规程》适用于本市所有新建地铁线路。同时,一些改建和扩建的车站无障碍设计,也将按照新规执行。
除了地铁昌平线二期、14号线中段两条年底通车的线路之外,北京还有130公里在建轨道交通,包括6号线三期、8号线三期、16号线、燕房线、西郊有轨电车、S1线磁悬浮。
未来五年,北京还将建设12条地铁,其中新线和延伸线各占一半。6条新线分别为3号线、12号线、17号线、19号线、平谷线和CBD区域APM线;6条延伸线则分别为机场线西延、房山线北延、8号线三期南延、7号线东延、昌平线南延和八通线南延。
亮点1:提高无障碍设施应用的普适性
新《规程》通过设置行李坡道、细化轮椅坡道设置要求等,让更多普通群众享受到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的便利。
为方便携带行李的乘客进出站,要求轨道交通地面出入口平台必须设置行李坡道,并对行李坡道坡度做出规定。针对目前本市个别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轮椅坡道设置坡度过高、宽度过窄、转弯困难等问题,细化了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轮椅坡道的坡度、宽度最小限值,全面提高无障碍坡道通行的舒适度。
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车厢将成为标准设置。要求新建车站的站厅到站台、站厅到地面必须设无障碍电梯,每列车辆均应设置无障碍车厢,保障无障碍路线的连续畅通。
亮点2:客流较大车站设置“母婴室”
新《规程》提出在客流量较大的车站设置“母婴室”,一般车站在无障碍厕所内设置“母婴功能设施”。
考虑到母婴室的使用群体一般会携带较多物品,开启与使用中需要协助等情况,新规程同时要求母婴室的门宜采用自动推拉门,门外应设关启信息显示装置;母婴功能设施应包括婴儿尿布台,便于哺乳休息的座椅;母婴室门外侧应增加视频监控等装置,并与车站控制室相联,便于车站工作人员协助与呼应。
亮点3:无障碍设施更“醒目”
新《规程》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车站内无障碍设施的标准化、精细化设计水平,提高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使用的舒适度。
将标识系统的设置范围延伸到车站之外。车站周围的站名引导标志处、车站各出入口位置均需设置无障碍电梯导向标志。在主要进出站口、站台、售票区域等重点位置设置盲人触摸导行图和语音提示装置。在各类无障碍设施到达处及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和拐弯处设置提示盲道。
人性化考虑群众需求,保证每座车站设置无障碍低位售票口、低位自动售票机和无障碍厕所。对低位售票窗口、低位自动售票机和无障碍厕所内的低位洗手台、低位小便器、纸巾及干燥器进行标准化设计,便于轮椅使用者和儿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