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摘掉社区“官帽”根治“奇葩证明”

2015年12月19日 17:15   来源:新华网   廖君 冯国栋

  “这里不像衙门,更像家门。”这是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居民黄仙娥对小区内党群服务中心的评价。今年来,武汉市武昌区推进社会治理,取消了社区行政审批职能,让社区从找项目、拉投资、审批盖章等琐事中“松绑”。原来带有行政色彩的党群服务中心摘了“官帽子”,服务群众的定位越来越明确,越办越接地气,也越来越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小小社区公章成了“万能公章”,除低保、房管等常规证明,一些像“不在家”“品行端正”这样的证明都要到社区去盖章。“居民找社区办事,我们都想给办好,但有很多证明,我们真不好盖章。”水果湖街道张家湾社区党支部书记高桂萍说。

  武汉武昌区委组织部部长孙志军认为,“奇葩证明”和“万能公章”,一方面说明部门行政手段落后,信息无法共享,重复劳动,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部门不愿担责。

  鉴于此,武汉明确界定了社区公章使用范围,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要求社区出具超过公章使用范围的各类证明。在武昌区黄鹤楼街彭刘杨路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居民到社区办理各类证明的数量明显减少。“像亲属关系证明、无房产证明等21项以往常见的证明都被取消了,更别提上环、引产等‘奇葩证明’了。”

  社区虽小却最关民生。武汉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治理,去掉社区的行政彩色,摘掉社区“官帽子”,建设服务型的党群服务中心,让基层切实回归服务本位,也让让百姓享受改革的红利。

  走进滨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门,“家”的温馨迎面扑来。一楼是网格服务管理站,工作人员正热心接待前来办事的居民;二楼、三楼、四楼则按照社区居民的建议,改造成学习室、活动室,处处洋溢家的温馨……投入使用近一年来,这里已经成为4个居民小区、6900多户人口和2万多人的“精神家园”。

  因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突出,在今年12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交流对话会上,武汉武昌区被评为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奖。

  “行政审批改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我们要带着感情做事,常换位思考。”武昌区区长张幸平说,“关键是理顺部门职责,该办的办好,不该办的不办,切实让基层回归服务本位,让百姓享受到改革减负的红利。”(记者廖君、冯国栋)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