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部门联合发布充电桩接口及通信协议等5项国家标准

2016年01月04日 09:40   来源:经济日报   

  我国的公共充电设施一直处于“谁建谁用、谁用谁建”的尴尬局面。在新标准出台后,充电桩企业可以按照新国标设计制造产品,产业链的配套也有望迅速建立。但业内人士表示,落实新国标需要明确相应的执行与监管机制。已经建成和在售的充电桩何去何从的问题也需要妥善解决

  抢在2015年底前,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等5项国家标准。

  充电新国标将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对于行业来说,新标准的发布和实施肯定属于利好,首先有利于市场蛋糕做大,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表示,在充电标准不明确的时候,充电桩的生产企业主要依赖于电动汽车厂商,无法做长期投资的规划。曾有人戏言中国的公共充电设施一直处于“谁建谁用、谁用谁建”的尴尬局面,“适用于比亚迪的桩不能使用北汽,适用北汽的桩比亚迪的车充不了”。而在新标准出台后,充电桩企业可以放心大胆地按照标准来设计制造产品,无论是北汽还是特斯拉,无论是奔驰还是大众,只要是在中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做,产业链的配套公司就会快速建立起来。

  此前国家发改委已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的通知,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充电站1.2万座,充电桩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以充电桩均价2万元/个,充电站300万元/座计,未来六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的直接市场规模就有望达到1240亿元。”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

  其次,有利于加速行业洗牌,提升企业竞争层次。“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这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包括充电桩在内的上下游产业链成了投资热点,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企业参与,但另一方面涌入充电行业的企业也参差不齐。”贾新光表示,此次充电新国标在安全性和兼容性方面设定更高门槛,能够倒逼充电桩企业、整车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优胜劣汰。

  “新标准最大的改变就是增加了速率的规定和提升了电磁安全性的要求。”在北京电桩科技有限公司CEO先越看来,目前充电桩行业很多中小设备厂商根本无法满足这一标准,而高标准也意味着高升级成本,很多企业有可能直接退出这一行业。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安全使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据了解,2015年以来,全国共发生多起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自燃事故。起火原因除了电池自身技术以外,也有几起是因电池系统管理不完善、通讯不兼容、与充电设备通讯障碍导致的电池过充等引起。如何确保消费者在电动汽车充电中的安全?“快速充电的电流是非常高的,中间会有安全问题,而要确保安全首先就需要制定快速充电设施的插头和充电控制系统的统一标准,并且这样的标准能够应用到所有的车型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说。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充电新国标虽然已经出台,却并没有明确相应的执行与监管机制。特别是在新标准实施后,已经建成和售出的充电桩和电动车将怎样处理,就成了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