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京津冀加快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北京今年计划投入165亿

2016年01月28日 13:4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欧阳春香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拟实施新举措。北京今年计划投入165.4亿元用于大气污染治理,聚焦治理散煤、高排放车、城乡结合部三大领域。天津将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 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于1月25日正式发布,将于3月1日起施行。

  明确大气污染治理目标

  在日前举办的“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水环境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表示,北京正在会同相关省区市牵头编制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京津冀三地统一实施机动车国五排放标准。

  北京计划今年投入165.4亿元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并提出年末PM2.5浓度下降5%左右的目标。

  据介绍,今年北京市治理大气污染将打响三大战役,主要围绕治理散煤、高排放车、城乡结合部展开。今年北京将实施4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完成3000蒸吨左右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再淘汰退出300家污染企业,提前一年完成五年淘汰退出1200家的目标。同时,2016年将修订《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完善预警启动条件。

  针对机动车治理,于建华表示,高排放车是重点。2016年将再淘汰20万辆高排放的老旧车,力争出台实施第六阶段车用燃油地方标准,全市新能源车推广应用规模累计达到5万辆。

  于建华表示,京津冀联手治理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共识。去年11月底,京津冀三地环保厅局签署了《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今年,北京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多举措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的天津、河北,也在近期提出今年大气治理的明确目标。

  天津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天津将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实现无燃煤化。天津将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

  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化学合成制药、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搬出城市建成区和生态红线控制区。在完成落实技术改造措施和达到排放污染防治标准要求后,迁入工业园区。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将不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80%的范围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同时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大气重污染企业,将实行阶梯排污收费、差别信贷、差别水价、惩罚性电价等措施。

  此外,《条例》规定,应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预警联动应急响应机制,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加强区域预警联动和监测信息共享,促进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

  分析人士认为,京津冀各省市在今年地方“两会”上对大气污染防治提出新目标,聚焦严控燃煤污染、工业污染防治、高排放车治理,将在煤炭清洁化利用、机动车尾气治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利好大气治理相关上市公司。记者 欧阳春香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