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提供更公平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使全体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努力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健全城乡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推行精细化就业服务和援助,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帮扶。实施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解决好结构调整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调整低收入村、低收入农户认定标准,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努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强化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深化医保付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医保个人账户封闭管理,科学调整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完善“救急难”工作机制,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实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优先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落实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政策,增加养老设施的有效供给,建设4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支持做好失能老人、重残老人护理,促进医养结合。抓好安置房源对接,完成3.5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建设筹集保障房5万套,加强保障房建设和使用管理,加大货币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多种方式解决群众住房困难。
大力推动教育公平优质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统筹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促进校长和教师在城乡、校际间合理流动,加强教师培训,加快数字学校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多种方式增加学位供给。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向普通初中倾斜。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提高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推动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加快建设健康北京。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供应保障,积极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医药分开,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分类补偿机制。深化全科医生执业方式改革,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强化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完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网络,优化急救网点布局,加强慢性病防控,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优化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实施“健康北京人”行动规划,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确保首都和谐稳定。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完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强危化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开展地铁、电梯、地下管线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诉访分离,促进信访与调解对接联动,抓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网络空间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深化“平安北京”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反恐防恐能力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九)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认真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依法行政、为民务实、廉洁高效,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