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2日 王安顺)

2016年02月03日 09:36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市市长 王安顺

(点击查阅更多201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王安顺同志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2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北京市市长 王安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年。在北京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对做好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期首都工作方向。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首都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和光明前景。首都科学发展开启了新征程。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直接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北京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向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首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平稳增长中实现了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万美元增加到1.7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6300多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以上,服务性消费占市场消费总额的比重达到4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200多亿元增加到近8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8%,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累计下降25%、24%和27%左右。顺利完成北京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坚决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我市贯彻意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布修订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1.3万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1006家,退出低端市场228家。大力实施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正式上报,京昆高速北京段建成通车,北京新机场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区域生态工程顺利推进,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合作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成效显著,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合作有序开展。

  (二)实施创新驱动,着力转型发展,经济结构高端化更趋明显。市级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文化支出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1倍,北京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首位,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落实“1+6”、“新四条”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出台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发布实施“京校十条”、“京科九条”,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和股权激励试点。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支持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集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日趋活跃。五年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催生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十二五”期间,全市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成交额、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都实现了翻番。

  文化创新增添发展新活力。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树立“北京榜样”。出台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实施意见,推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歌华传媒和北京新媒体集团,健全文化要素市场,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文艺创作繁荣发展,18部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制定出台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1+3”政策文件,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设施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完成明城墙遗迹等修缮工程。制定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

  高端产业构筑发展新优势。开展石景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出台加快首都科技服务业发展意见,实施促进健康、养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三大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第三产业比重由75.5%提高到79.8%。制定实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出台《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产业结构加快向高端化迈进。积极推动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2倍,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投向郊区的比例超过50%,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深入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谋划未来首都可持续发展蓝图。全力推动市行政副中心建设,研究提出了规划方案,完成一期6平方公里拆迁任务,行政办公区起步区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郊区新城建设,重点功能和产业项目加快布局,轨道交通向5个新城延伸。推动42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建成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享受到了更好的公共服务。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拆迁还绿14.2平方公里,“一绿”地区6个乡城市化建设试点顺利推进。连续实施两个阶段城南行动计划,城南、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改革发展扎实推进。深入实施“新三起来”工程,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确权承包土地流转比例达到61.7%,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顺利开展。制定实施农业“调转节”意见,高耗水农作物逐步退出,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建设美丽乡村1000个,50多万户农宅实施抗震节能改造,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标准提高了50%。实施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规划、共同致富行动计划,加大低收入村帮扶力度,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2%。生态涵养区建成一批特色品牌沟域,搬迁山区农民4.4万人。顺利完成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综合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和拆迁任务,启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快破解难题,实施精细管理,“大城市病”治理全面展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定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压减燃煤近1400万吨,淘汰全部黄标车,淘汰老旧机动车183.2万辆,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5.8%,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实施“建管限”综合治堵措施,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新增运营里程218公里、总里程达到554公里,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制定实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2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120万吨,生活垃圾资源化率提高到55%,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9.5亿立方米。完成平原地区造林105万亩,新增城市绿地4850公顷,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达到41.6%和59%,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4.6和6个百分点。

  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人口规模调控工作方案,常住人口比“十一五”期间年均少增43.1万人,年均增速由5%回落到2%。组织开展环境建设精细管理行动,拆除违法建设4611万平方米,架空线入地改造605公里。加强资源能源保障,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陕京三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气象监测预测、预报预警水平稳步提升,城市运行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开展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夯实基层管理力量,强化部门联动综合执法,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街道和社区。

  (五)创新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和谐稳定良好局面更加巩固。增投入、建机制、兜底线,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2倍,累计办理153项重要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增就业21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内。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六项待遇标准与2010年相比平均增长68%。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并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全面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统筹推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全市养老床位达12万张。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立“以租为主”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100万套,完成8.3万户棚户区改造和656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中小学建设、市属高校建设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43所、中小学校200所,分别增加学位10万个和19万个。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推行学区制、九年一贯制、教育集团等模式,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医保付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改革,建成10个区域医疗中心、43个区域医联体,城乡全覆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单独两孩”政策顺利实施,人口计生服务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出台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80%的城市社区。推进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妇女、儿童事业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严格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47%。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重点食品抽检、药品抽验合格率分别达到98.4%和99.7%。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反恐防恐工作机制,维护了首都安全稳定。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2日 王安顺)

2016-02-03 09:36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