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张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下,尽管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发展的基本面、基本特征、基础和条件及前进态势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常态下,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对我省而言,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又有其特殊之处:外部需求增速明显降低,改善供给、扩大内需特别是创新供给、创造需求成为振兴经济的必然选择;传统能源面临环境约束趋紧,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为必然选择;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多措并举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和加大省内转化利用力度成为必然选择;传统动能支撑弱化,新的动能尚在成长,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多元化成为必然选择;地方财政面临严峻考验,民生改善和脱贫任务艰巨繁重,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开财源、广辟就业和增收渠道成为必然选择;对外招商竞争更趋激烈,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广交世界朋友、广聚天下资本、广揽四海人才成为必然选择。
根据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及“十三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个发展”新理念,按照省委“五句话”总要求,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廉洁和安全发展,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提速度为基点,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化解过剩产能,扩大新兴产业规模,着力净化政治生态,着力建设文化强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京津冀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全球低碳创新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民生保障水平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安全生产形势向稳定好转坚实迈进。文化建设呈现新局面。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建设实现稳步提升。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开放型经济和对外合作体制基本形成。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