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猴年快到了 像猴的兰花你见过吗?(图)

2016年02月04日 10:17   来源:金陵晚报   许军

  □通讯员 田松沪 金陵晚报记者 许军

  猴耳环、猴面包树、猴子眼……农历猴年即将到来,这些听起来很“猴”的植物,都是怎么和猴扯上关系的呢?

  昨日,记者在中山植物园南园的温室展区,看到了众多与猴有关的植物,各种植物依托假山、盆景造出了一个“猴山”。记者了解到,该展区共展出各类与猴相关的活植物10多种(品种),以及猿恋苇、猩猩木(一品红)等冠以猴子近亲们姓名的植物,还以展板形式介绍了19种其他“猴植物”。

  如果从外观看,和猴子最像的非猴面小龙兰莫属。中山植物园花卉博士李梅介绍,猴面小龙兰是一种热带兰花,主要生长在厄瓜多尔东南部和秘鲁的雾林中。猴面小龙兰外形非常奇特,有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片,花朵神似猴脸,所以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据悉,猴面小龙兰全年可开花,会散发出与成熟的橘子类似的气味。

  “目前植物园尚没有猴面小龙兰这种兰花,不过正在努力,争取能引进。”花卉博士李梅还介绍了两种“猴植物”:“目前展出的白毛类仙人掌,植株上的白毛非常像猴儿身上的柔毛;“猴子眼”的种子为椭圆形,上部约2/3为鲜红色,下部1/3为黑色,莹润娇艳,宛如猴眼,十分美丽。”

  记者看到,有一些市民比较熟悉的植物,竟然也和猴类有关。例如一品红,别名为猩猩木; 紫薇竟然被称为“猴刺脱树”,是因其树身太滑,猴子都爬不上去,故北方人叫它“猴刺脱”;七叶树又叫做猴板栗……

  植物园工作人员表示,从即日起到3月15号,这些猴植物都将能与游客见面。

  

(责任编辑:杨淼)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