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年俗受追捧 山东274家博物馆变身“文化客厅”

2016年02月05日 11: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曾洁 周成

  中新网济南2月5日电(曾洁 周成)山东省274家博物馆自中国农历腊月起涌现众多乡村年俗体验活动,久居城市的民众现场蒸饽、剪纸、画门神,博物馆俨然成为“文化客厅”。

  记者5日走进山东博物馆,看到20余位儿童和青年人正在胶东饽饽制作大师孙贵莲的指导下发面、揉面,并雕刻龙凤、牡丹、金鱼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来自烟台栖霞蛇窝镇牟家村的孙贵莲介绍,揉面是胶东饽饽的独门绝活,这些功夫都是世代乡村劳作中沉淀的智慧结晶。

  据悉,乡村年俗体验已在山东274家博物馆蔚然成风。青岛市博物馆开设了传统木版年画制作体验活动,让人们自制年画带回家。烟台美术博物馆则举行了“我在美术馆画年画”的儿童主题活动。在艺术家卞家华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纸版画,绘出形态各异的门神。

  与此同时,山东各地博物馆还设有年俗展览。山东博物馆的《年画俗说》陈列杨家埠、高密、平度、东昌府等山东年画、画版100余件。解说员告诉记者,山东年画生于乡村,长于田野,传达着农民质朴的审美情趣,每逢过年,他们都要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年画来装饰庭院、居室,营造热闹、喜庆的氛围,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济南观众刘美丽表示,城里过年除了贴对联之外,没有继承更多的习俗,反倒是乡村保留着贴门神、蒸饽饽、剪窗花等完整的年俗。博物馆的展览和体验让她见识了山东不同地域的年俗,“年味”十足。

  山东不仅有“文化客厅”,还有“文化集市”。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文物景区周村在春节前夕推出“赶集”活动,今日无税、鸣锣开市、抛绣球、打更、拉洋片、货郎担等传统年俗情景剧带游客重温了这个明清重要商埠的繁荣景象。

  谈及各地乡村年俗受追捧的现象,山东省文物局长谢治秀说,传统年俗大多传承于乡间,山东各地因生产方式不同而孕育出丰富的年俗形态,它们是宝贵的“乡村记忆”文化遗产,在“千城一面”的今天能够增添不少“年味”。

  据悉,山东多家博物馆还将在中国农历正月陆续推出绘泥虎子、舞龙狮等乡村年俗体验活动,并利用社会普遍流行的通讯工具微信招募参与者。(完)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