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抓项目,发展动能加速集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较好,207国道双牌至道县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冷水滩至东安、零陵至双牌一级公路开工建设,新建农村公路605公里、农村招呼站155个,永州至深圳直达高铁、至上海民航班机开通;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超进度推进、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库区移民统一迁建签约率达97.5%,毛俊水库项目建议书获国家水利部批复;神华国华永州火电一期工程快速推进,江华大路铺、东田、江永黄甲岭等风电场并网发电,蓝山四海坪、道县洪塘营、零陵石岩头等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新田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和冷水滩岚角山等3个110千伏变电站竣工投运,祁阳梅溪11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智慧城市创建计划高位破题,市云计算中心投入试运行,数据库建设加紧推进,综合应用平台部分子系统上线运行,4G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好。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恒伟医药、康都制药、德福隆电子、九恒集团、千山药机等项目竣工投产,五矿江华稀土产业园、市烟草产业园、科力尔电机、温氏集团在永生态养殖等项目进展顺利。城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中心城区实施重点项目148个,完成投资80亿元,15条主次干道、40条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和梅湾路、人民路等建筑立面整体改造完工,23条断头路全部通车,19个安置小区建设实现质的突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道县、江永、蓝山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项目开发工作卓有成效,全市共开发包装“十三五”重大项目790个,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其中235个单列项目初步纳入省“十三五”规划项目库,占全省项目总数的10%以上,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一。
着力解难题,发展瓶颈有效缓解。坚持以改革增活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大步,出台2015年版“三清单一目录”,在全省发出首张全国统一编码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1万户,其中新设立私营企业4486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面组建到位,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69个、农地流转面积80万亩;社会治理机制改革落地落实,社区网格化全面推进,改造、新建63个社区服务用房,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大跑项争资力度,全年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244.1亿元,新增、置换债券额度51.99亿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1.48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全年新增银行贷款152亿元、同比多增65.14亿元,存贷比达到50.45%;发挥地方投融资平台作用,市城建投、经建投、开建投分别融资68亿元、38亿元、14亿元,创历史新高;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城区供水和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PPP试点示范项目相继启动;加强对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投资类公司的有效监管,稳妥处置了民间融资引发的群访事件,有效防范了区域性经济风险。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全市获批建设用地8.41万亩,排全省第2位;成功处置闲置土地1.48万亩,占应处置面积的98.2%;中心城区征收土地3901亩,拆迁房屋49.2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40.45万平方米。通过上述工作,较好破解了一些瓶颈制约,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需求。
着力增福祉,发展成果惠及民众。加大民生投入,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78.8%。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省定24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市定6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坚持就业优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8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4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7亿元,扶持6300多人成功创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46.6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09.3元,五保对象年分散供养标准达到2908.8元,均达到或高于省定标准。发放“五项保险”待遇60.55亿元,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纳入全国试点示范。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4.7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03万户。改造农贸市场28家。全面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931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2万、贫困村59个。坚持生态优先,新增人工造林40.11万亩,湘江纸业停产关闭,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湘江干流出境水质保持二类标准,各项环保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坚持教育优先,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2.1万个,其中中心城区0.61万个,新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6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3所、教师周转宿舍1800套。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涉改9县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食药监管得到加强。深入推进平安永州建设,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严打整治百日会战、严打盗骗毒等系列专项行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重大案件全部侦破,打黑除恶、网上追逃、刑事案件破案率排名全省第一,安全生产、综治工作考评分别跃居全省第2位、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