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 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将勤勉尽责,主动作为, 更好地担当起 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重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严格依法行政 。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务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支持各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完善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多头执法、多头检查和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
持续改进作风 。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三严三实 ” 专题教育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改进作风相关规定,驰而不息纠正 “ 四风 ” 。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懒政怠政行为,严肃查处对待群众态度蛮横、作风粗暴等影响政府形象的人和事。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扩大行政权力运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提高执行能力 。 严明执行责任,加强履责监管,强化督查考核,保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落实。重视加强对国家重大政策、全市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增强指导推动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整改问责长效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更大舞台,形成竞相发力、破难前行的良好氛围。强化效能监察,坚决查处执行不力、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等行为,确保政令畅通。
加强廉政建设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政府内部权力监督制约,在权力集中部门和重点岗位探索推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严控工程建设规模标准,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和超预算、超标准建设。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吃拿卡要、暗箱操作、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等违法违纪行为,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注释:
1.“ 八个并重 ” :出自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即 “ 坚持中高增速与质量效益并重,坚持精准脱贫与短板补齐并重,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坚持强省富民与绿色惠民并重,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并重,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重,坚持发展意识与安全观念并重,坚持依法治省与从严治党并重 ” 。
2. 党风廉政建设 “3783” 主体责任 :省委在《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意见》中提出 “ 履行三大职责、抓实七大任务、健全八大机制、拓展三大载体 ” 。履行三大职责,就是履行党委 ( 党组 ) 的集体领导责任、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班子其他成员职责范围内的领导责任;抓实七大任务,就是落实好严明政治纪律、选好用好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惩治腐败、规范权力运行、着力深化改革、做到表率引领等 7 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健全八大机制,就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责任分解、压力传导、履责报告、联系群众、巡视督查、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拓展三大载体,就是深化拓展双联行动、效能风暴行动、先锋引领行动。
3.“ 路条 ” :指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某项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
4.“ 一带一路 ” :即国家提出的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
5.“3341” 项目工程 :即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 打造三大政策性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确保到 2016 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 1 万亿元 ” 。三大政策性战略平台,即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三大基础建设,即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四大产业方向,即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
6.“6873” 交通突破行动 : 省委、省政府提出,从 2015 年起,用 6 年时间,完成投资 8000 亿元以上,建成公路、铁路 70000 公里以上,实现全省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开通三大目标。
7.“6363” 水利保障行动 : 市委、市政府提出,从 2015 年起,用 6 年时间,完成投资 300 亿元以上,实施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田间节水、灌溉输水、防灾减灾、生态保护六大工程,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三大目标。
8.“ 三张清单一张网 ” : 即部门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
9.“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 :是指将以前由工商、 质监 、 税务 三个部门分别核发的不同证照,改为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
10.“1236” 扶贫攻坚行动 :即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 一个核心、两不愁、三保障和六大突破 ” 扶贫攻坚行动。 “ 一个核心 ” ,即持续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 “ 两不愁 ” ,即不愁吃、不愁穿; “ 三保障 ” ,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 “ 六大突破 ” ,即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个方面实现突破。
11.“2+19” 工作方案 : 即 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意见〉的实施意见》 及 19 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12.“ 五个一批 ” 工程 :即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的 “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 脱贫工程。
13.“853” 精准脱贫管理办法 :即省委提出的 “ 八个准、五张图、三本账 ” 精准脱贫管理办法。 “ 八个准 ” 是指脱贫对象分布识别认定准、家庭状况掌握准、致贫原因分析准、扶持计划措施准、台账进度记录准、享受政策宣传准、进出信息录入准、动态变化捕捉准; “ 五张图 ” 是指每个贫困村要制定贫困对象分布图、任务进度分解图、致贫原因反映图、计划措施细则图、年度进出动态图; “ 三本账 ” 是指每个贫困户要有脱贫计划进度账、脱贫措施办法账、脱贫帮扶责任账。
14.“ 三品一标 ” : 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5.“ 一中心两园区 ” :即平凉中心城区和平凉工业园区、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16. 省列 “ 两县三镇 ” 和市列八镇新型城镇化试点 :省列 “ 两县三镇 ” 为:华亭县、静宁县和平凉工业园区四十里铺镇、华亭县安口镇、庄浪县南湖镇;市列八镇为:崆峒区白水镇、崆峒镇,泾川县高平镇,灵台县什字镇,崇信县新窑镇,华亭县策底镇,庄浪县朱店镇,静宁县界石铺镇。
17.“ 多规合一 ” :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强化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 “ 多规 ” 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做到各类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18.PPP 模式 : 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合作关系。
19.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163” 计划 : 《平凉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体方案》 中提出的 “ 培育一个龙头(以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为龙头),建设六大区块(泾川泾州古城文化产业园、灵台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崇信龙泉寺文化旅游园、华亭县陶瓷文化园、庄浪中国梯田景观文化旅游园、静宁古成纪遗址暨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实施三项工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公共文化普惠共建工程、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 。
20. 营改增 : 即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简称。截至 2013 年 8 月 1 日 , “ 营改增 ” 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
21. 普惠金融 : 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等措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农民、残疾人、老年人等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22. “ 两个共同 ” 示范区 :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
23. “12345” 便民服务热线 :即在原 “12345” 市长热线基础上,改造升级的集电话、网络、短信等多种受理渠道于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系统平台和受理中心。
24. 结构性改革 :是指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
25. “ 飞地经济 ” :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 区域经济合作 模式。
——2016年1月10日在平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