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作任务
2016 年是实施 “ 十三五 ” 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 “ 十三五 ” 规划《建议》,对接用好中央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抓好抓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 “ 十三五 ” 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 预期目标 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 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 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 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 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2% 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 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 103%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4‰ 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上控制指标。
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精准施策,在脱贫攻坚上聚力突破 。全面落实 “2+19” 精准扶贫方案,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到户到人,实现 122 个贫困村、 2.48 万贫困户、 10.5 万贫困人口脱贫,崆峒、华亭、崇信 3 县区脱贫摘帽。 分类实施精准脱贫措施 。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扶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 1.08 万户 4.4 万人发展牛、果、菜等特色产业,输转劳务 6.7 万人次,实现产业脱贫;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年内实施易地搬迁 4507 户 17256 人;对丧失劳动能力的 3600 户 1.6 万人进行社会救助,实现社保兜底脱贫。 加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的机遇, 集中实施贫困村道路通畅工程,推进农村 电网改造和动力电入户,提升贫困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 贫困户危房改造,大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 强化扶贫保障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扩大信贷资金投入,发放专项扶贫贷款 26 亿元以上。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培训贫困对象 5.3 万人次。完善定点扶贫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强化驻村干部管理,靠实帮扶单位责任,推动双联行动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
(二)突出项目支撑,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上聚力突破 。适应新常态下国家推进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的政策导向,深入实施 “3341” 项目工程,精心谋划和实施一批能够加快转型、夯实基础、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以项目拉动投资、支撑发展。 加快推进项目前期 。紧扣 “ 十三五 ” 规划,深入论证,积极对接,争取陇东特高压电力外送工程列入国家 “ 十三五 ” 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完成泾川盘口、华亭后河、庄浪梁河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前期,推动宝中二线、西平二线、定西至平凉至庆阳高铁、平凉城市轨道交通、灵台至华亭高速、白龙江引水支线工程、静宁 330 千伏变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提升招商引资层次 。突出招大引强,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加强光伏铸锭、锂离子电池、数字文化产业园等意向性项目的洽谈引进,加快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智慧城市等已签约项目落地进度,实施招商引资项目 300 项以上,到位资金增长 12% 。 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 “6873” 交通突破行动和 “6363” 水利保障行动,开工建设平庆高速和平泾一级公路,加快平天、彭大高速、国道 312 线平凉西至界石铺、平华一级公路建设进度,建成平凉客运枢纽站和快速客运站主体工程,改扩建平凉汽车西站,力争平凉机场开工;开建崆峒水库改扩建工程,加快引洮二期静宁受水区配套工程建设,实施灵台新集水库建设和华亭王峡口水库改扩建等水利工程 65 项;加快尚家塬 330 千伏变电站扩建,新建改建华亭杨庄、庄浪水洛、平凉柳湖 110 千伏变电站,持续推进农网改造。加快 3G 、 4G 移动通信和高速无线移动互联网建设,实施 “ 宽带乡村 ” 示范工程,建设平凉云中心和地理信息系统,推进光网城市建设。
(三)突出提质增效,在特色农业开发上聚力突破 。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推动农业产业优化、产出高效、产品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着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实施现代农业 “ 五个百万 ” 提质增效工程,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229 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 110 万吨以上。突出肉牛科学养殖、全产业链开发,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 30 个,牛饲养量保持在 116 万头以上。加快果产业品种更新改优,推广矮化密植栽培,创建果品标准化生产、绿色有机和全球良好农业示范基地 150 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 180 万吨。种植脱毒种薯 100 万亩。启动建设泾汭河川区国家级绿色蔬菜产业园,新增设施蔬菜 2 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 150 万吨。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新植油用牡丹 5 万亩。支持发展中药材、小杂粮等区域性特色产业。 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突出节水强农,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6000 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3 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 8.5 万亩。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成海升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原料基地 10 万亩。 着力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推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一批家庭农场,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 家,新建改扩建龙头企业 25 户,形成 “ 公司 + 基地 + 农户 ” 产业经营体系,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
(四)突出优化升级,在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上聚力突破 。 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重,着力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促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 推进平凉千亿级煤电化冶产业链建设 。加快邵寨、赤城、五举等矿井建设进度,力争唐家河煤矿获得国家核准,安家庄煤矿取得国家发改委 “ 路条 ” ,开工建设华亭电厂二期、 70 万吨烯烃、 660 万吨煤基新燃料和 6 万吨镁合金深加工循环经济生产线,加快 20 万吨聚丙烯项目建设。 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启动虹光、红峰出城入园改造,实施平凉工业园区供电侧改革试点,完成地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困难企业扭亏脱困,开工建设石油、矿山机械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建成兰煤矿山机械再制造基地、 5000 辆新能源汽车改装生产线和庆华陶瓷、鑫盛建材二期。加快天纤棉业 20 万锭棉纱、昊源医药物流园等项目建设。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平凉光伏产业园建设,推进泾川、庄浪、静宁集中式光伏发电和静宁、庄浪风力发电项目,庄浪中药饮片、海洋浮力补偿系统材料项目年内建成投产。 推进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 。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平凉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机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年内新入园亿元以上项目 6 个,千万元以上项目 15 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1% 。加快平凉工业园区、华亭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组建华亭、静宁、泾川、庄浪工业园区(集中区)投融资企业。
(五)突出融合互补,在扩张三产总量上聚力突破 。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三产增加值增长 10% 以上。 加快大景区建设 。推进崆峒山旅游配套设施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崆峒山、大云寺 · 王母宫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关山大景区规划建设,成立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并投入运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游园采摘、民俗体验、滑雪漂流,加快融入西兰银黄金旅游圈,串联包装精品线路,创新宣传营销方式,旅游接待人数、综合收入分别增长 20% 和 22% 以上。 推进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 。开建平凉养生商贸城,建设崆峒道文化、大云寺禅修等七大养生园,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养生产业,扩大文化企业、养生服务项目入园,完成文化产业投资 20 亿元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 15% 。 繁荣壮大商贸物流业 。加快义乌国际商贸城等重点商贸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信息快递、仓储配送等配套产业,推进商贸物流业集约集群发展。积极发展融资租赁、家政服务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建设,建成泾川、华亭、灵台 3 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中心。
(六)突出中心带动,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上聚力突破 。 健全完善规划体系 。加快省列新型城镇化试点县镇 “ 多规合一 ” 规划报批实施,完成 16 项县城专项规划编制和 8 个乡镇总体规划、 19 个村庄建设规划修编,启动 22 个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实现县城重要专项规划全覆盖。 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攻坚提质 。坚持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提质,实施火车站、东大门、绿地公园、盘旋路等 6 处节点风貌塑造工程,打造城市标志性建筑;实施泾河大道东段、东环路拓建等 14 条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完善城区路网;加强综合管廊、垃圾转运站、便民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实施天门塬、双桥路、太统路等 12 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加大货币化安置,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抓好省列 “ 两县三镇 ” 和市列八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加快县城、重点小城镇供水、供气、集中供热、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抓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0 个以上、环境整洁村 200 个,建成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40 个。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进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政设施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加大综合执法和拆违治乱力度,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模式,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打通安置房和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对接通道,多措并举消化库存商品房,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七)突出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聚力突破 。 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实施天保二期、三北五期、第二轮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补偿等生态工程,推进流域治理、梯田建设和土地整理,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行动,完成城乡造林 20 万亩,新修梯田 18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300 平方公里, 治理河堤 30 公里 。 强化污染减排 。加大 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严格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审批管理 。 实施一批污染减排项目,加强 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境执法监管。全面推行排污许可管理,严控污染物排放 。 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严守耕地红线,加大园区项目投资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节水型企业建设,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实施节能、循环经济及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 20 项,推进企业循环化生产、产业循环化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
(八)突出普惠共享,在民生工程建设上聚力突破 。 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公共普惠政策,集中实施 10 项为民办实事工程 , 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比重达到 80% 以上 。 1. 政务服务便民工程 。开建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新建改扩建崆峒、泾川、庄浪 3 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 60 个标准化乡镇政务服务中心、 300 个多功能村级便民服务站;整合各部门便民热线资源,重组建设市综合便民服务热线系统平台,构建 “12345” 一号受理、互通联动、统一监管、高效便捷的办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2. 社会保障惠民工程 。 落实优惠政策,提供就业岗位 3 万个; 城乡低保标准提高 10% ; 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有序扩大异地结算范围;开建市 老年公寓 。 3. 安居惠民工程 。实施棚户区改造 8311 户;新建公租房 2636 套;改造农村危房 3 万户。 4. 饮水安全工程 。开建韩家沟水厂,提高中心城区供水保障能力;新建精准扶贫饮水安全工程 22 处,解决 3.04 万户 13.9 万人饮水不稳定问题;加强供水安全监管,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达到 90% 以上。 5. 教育惠民工程 。新建改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 8 万平方米;改建村级幼儿园 385 所;建成标准化学校 222 所;建成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并挂牌招生。 6. 卫生保障工程 。建成市级儿童专科病区;新建市级中医医院(皇甫谧针灸医院);改扩建静宁、庄浪、华亭县中医院和泾川县妇幼保健院;建成 16 个乡镇卫生院附属工程和 5 个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宿舍;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 50 个。 7. 市政便民工程 。建设新民路十字人行天桥和盘旋路南侧、柳湖公园与绿地公园之间地下通道;建设一批中心城区、县城公共停车场,划定停车区域,解决停车难问题。 8. 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建成市博物馆主体;开建市体育中心;建成 20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294 个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实施中央和省市县四级广电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广电网络乡村通工程;建设乡镇体育中心 8 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 120 个;启动市科技馆、青少年宫前期工作。 9. 道路通畅工程 。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 738 公里,实现 100% 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完成 5600 公里通村硬化道路安全隐患治理。 10. 法律服务惠民工程 。建立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和法律援助对象动态数据库,实现 “ 法律服务直通车 ” 全覆盖,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3500 件以上。
与此同时,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和维稳应急处置机制,推行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严守安全生产红线,强化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目标管理与责任追究,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健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九)突出改革创新,在破解发展难题上聚力突破 。着力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能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 三张清单一张网 ” ,加快实施 “ 网上行权 ” 。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建设企业信用共享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管理。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扩大购买范围。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优化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 11% 。加快推行 PPP 等融资模式,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果树经济林确权登记颁证,加快建设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和仲裁机构,推进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快水权、水价、水利建管体制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抓好市级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启动农房保险试点。 推进财税金融改革 。 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财政中期规划,推行全口径财政预算,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税制度。推动兰州银行平凉分行开业运营,争取省股权交易中心在平凉工业园区设立运营中心。推进普惠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和金融支持精准脱贫的有效性。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加大上市企业、股权投资类企业培育和政策扶持,力争在 “ 新三板 ” 挂牌上市企业 2 户以上。加强金融机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统筹推进科技体制、公务用车等方面改革。
(责任编辑:宋雅静)